眼淚的歷史:情緒、空間與性別,近代法國的感性與濫情

  • ISBN:

    9789570534214

  • 關鍵字:
  • 出版日期:2022-07-01

優惠價428元

定價: 570 元

數量:

全館【單書】75折

立即購買
加入購物車
  • 內容簡介
  • 作者介紹
  • 目錄
  • 試閱
  • 推薦序文
  • 名人推薦
  • 譯者簡介

「有許多事讓淚水洗過更明白」

「你怎麼捨得讓我的淚流向海」

「好眼淚壞眼淚我都曾為你流」

 

一滴淚,一個世界

眼淚,突破了語言跟理智的框架,

是人類集體情感的多義命題,更是文明轉變的關鍵象徵!

 

年鑑學派心態史經典寫作 用眼淚串起一部近代歐洲精神史

--------------------------------------------------------------------------------------------------------------------------------

 

眼淚是什麼?是珍珠,是我的體會,還是風吹來的砂落在悲傷的眼裡?

為何總在寂寞時候流眼淚?為何微笑中留下的眼淚一定很美?

為何眼淚只能安安靜靜地流過,難道不能坦白地放聲哭喊?

為何總是「她」在睡前哭泣,男人想哭卻成為一種罪;

灰姑娘的眼淚像流星墜落海底痛到心裡,悲傷的茱麗葉卻總是不見羅密歐流淚?

 

從當眾大哭到獨自啜泣,從情感共享到陰性貶抑,

讓我們重回歷史,追溯近代歐洲文明心態,看眼淚如何象徵著人類社會進程的變遷。

--------------------------------------------------------------------------------------------------------------------------------

 

專文推薦────

郭亮廷(藝評人)

 

感性推薦────

李明璁(社會學者、作家)

秦曼儀(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高俊耀(窮劇場藝術總監)

鄭尹真(窮劇場藝術總監)

 

 

「眼淚在現代社會裡,同時經歷了「私有化」和「病理化」的雙重轉向,而推動這兩個轉向的,是現代人對於「真實」的執念:醫學要揭露眼淚背後的真實原因,私下哭泣也比在公眾面前落淚,感覺更真誠,更不帶有表演性質。作者走筆至此,已經點出了眼淚的今昔之別,今天的眼淚不是為了表達情感,甚至不是為了彰顯道德,而是為了掌握真實。這可能是為什麼,我的演員朋友被一再要求對著鏡頭爆哭的原因。」──郭亮廷(藝評人)

 

「人類生命的起始與終結都帶著哭泣,各種喜怒哀愁的情緒也可能伴隨眼淚。從催淚、不哭到欲哭無淚,泣與淚不只涉及生、心理反應,也是一種文化性與社會化的結果。這本旁徵博引的有趣史書(也是百科),深入淺出解析複雜多義的眼淚,也提供我們一條認識自身感性與理性發展的重要途徑。」──李明璁(社會學者、作家)

 

「在這部著重眼淚修辭的歷史著作中,安.文森布佛分析了眼淚帶來的展示效果和親密經驗。她一步步追索感性心靈的貶值過程,探究自我約束如何在價值的拉鋸戰中勝出,並進而規範人應該克制眼淚,讓一發不可收拾的抽噎變成令人擔憂的病態表徵。……眼淚貶值的過程十分緩慢,包含在情感表徵的個體化之中,其中蘊含的議題之複雜昭然若揭。這些議題包括公私領域之間的界線如何劃分,性別角色如何分配,主體該如何自我呈現,以及社會的連結如何表現。這些問題盤根錯節,錯綜複雜。也就是說,眼淚在醞釀出陌異性(étrangeté)的過程中,累積了豐富的價值和意涵。」────法國感官史巨擘,阿蘭.柯爾本(Alain Corbin)

-------------------------------------------------------------------------------------------------------------------------------------------

 

從淚眼汪汪到號啕大哭,雙眼模糊到獨自啜泣,眼淚充分表達了人類的情緒,但表現方式及意義隨著時代不同有所差異。18世紀的人們能在公共場合輕易掉淚,19世紀前半葉卻喜歡偷偷躲在角落哭泣,到了後半葉又試圖給掉淚這件事定下規則。自此眼淚變得愈來愈不安、令人起疑,女性成了輿論中心:無論是受害者或操控者,她們的情緒權利開始受到控制。

 

作者安.文森布佛以近代法國為中心,參考了文學、醫學、司法、日記、禮儀教條、教科書等資料,追尋眼淚之於人類的象徵意義及歷史變遷。最早,古希臘人民被禁止哭泣,因此只能選擇在上演希臘悲劇的台下與觀眾一同哭泣。而16世紀,無論是個人還是集體的眼淚,眼淚都象徵著熱烈情感的表現,代表心靈與靈魂的交流,是共享情感與人性的標誌,消除了彼此的距離。

 

進入近代時期,18世紀的眼淚被灌入啟蒙運動的思想,因而成為社會溝通的媒介:人們互相交換、分享、交融眼淚,並熱烈慶祝民主與平等主義的崛起。感性是人類彼此來往的標誌,同時代表了人類的同情心和仁慈。同時,眼淚也具有傳染力,我們會替他人的不幸或現實利益,而感到悲哀或感動。18世紀一位法國文學家就說過,在描述感人的場面或情感故事時,憐憫與感性會透過眼淚來傳達給所有人,產生催淚作用。

 

在18世紀的文學、繪畫、送葬、音樂、舞蹈、戲劇等面向,均可看見眼淚的力量。在繪畫中,浪漫和情感的力量透過觸摸繪畫而凸顯出來,藉此觀察賞畫者的反應。我們應該用文字來記錄這些視覺上對於觸摸、身體、情感和感知的故事。而音樂和舞蹈,也參入了苦樂參半的眼淚。眼淚同時彌補了人性的孤獨感。哭泣的樂趣在於發現自我,以及享受內在的感性。眼淚代表著甜美的憂鬱、散發出寂寞的魅力,這些眼淚讓人類感到自我的存在,並見證彼此的存在。

 

然而19世紀上半葉,男性與女性皆被禁止在公眾場合掉淚;到了下半葉,眼淚更搖身一變,成為女性的特權。上流階級與成年男子受過教育,必須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許輕易掉淚。19世紀末,眼淚被禁止出現在公共場合,只能躲在房間裡、只有女人、兒童和普通人可以流淚。眼淚具備的強烈私密性及高度功能性,貌似自發但總深受歷史演變左右的特性,使其作用為一種複雜多變的「論述」;其背後象徵意義之修辭變遷,更往往與私領域、感性及婦女地位等社會重大變化相互連動。

 

受到年鑑學派的影響,心態史成為歷史研究的重要取向。為了追尋集體歷史,描繪出人類心智情緒的發展歷程,研究者紛紛轉向尋找新史料,以便窺知傳統史料中無法觸及的敘述,本書即是重要的經典著作之一。藉由新方向及新史料的研究,我們得以掌握近代歐洲文明背後的感性系譜,探討諸如眼淚這樣的情感基礎及象徵如何支撐人類社會結構,並影響文明背後的集體心態形塑。

關閉
立即購買
LIN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