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中國著名語言學家陳原所著《社會語言學三書》的第一本。社會語言學為本世紀下半期新興學科,旨在探討語言與社會之關係,闡明語言因社會生活之變動而發生的變異,以及從語言變化之軌跡推斷社會之進展。本書為該學科用中文撰寫的第一部系統著作。從當代中文的語言材料出發,分析和綜述種種社會語言現象。行文生動,深入淺出,娓娓道來,引人入勝。
陳 原 著
陳原
1918年生,廣東新會人。1938年畢業於廣州中山大學工學院。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語言學會會員、中國世界語協會名譽會長、國際世界語協會(荷蘭)名譽監事。
曾任各大出版社編輯,北京商務印書館總經理兼總編輯、顧問、董事長,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文字應用研究所所長兼學術委員主任,研究生院教授等職。
著有
臺灣版序言 陳原其人 三卷本《語言學論著》付印題記 前記
1 語言與社會
2 語言物靈崇拜
3 語言污染與淨化
4 語言的吸收功能
5 委婉語詞
6 語彙學與辯証法 社會語言學
語言與社會
一 語言是一種社會現象
語言是一種社會現象。語言不是上層建築,不是經濟基礎。語言是人與人相互接觸時所使用的交際工具或交通工具;換句話說,語言是人與人之間傳達消息或表達思想的媒介。現代社會生活離不開語言。但是語言沒有階級性。資產階級肚子痛,他說的是:「我肚子痛了。」無產階級肚子痛,他也只能說:「我肚子痛了
前 記我對語言學本無研究,只不過是個門外的愛好者。不過在「文化革命」中,姚文元藉著一部詞典狠狠地給我打了一棍子,黑線回潮啦、復辟啦、大帽子鋪天蓋地而來,暈頭轉向之餘,很不服氣。於是一頭扎進語言現象和語言學的海洋,幾年間─直到群魔垮台之日,寫下了四卷語言筆記,凡百餘萬言。去夏病倒住院,有好事者建議整理成書,可我已半身不便,不易執筆;熱心人為我選錄排比得數十條,由我在病床上修改為六章二十三節,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