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豐富而翔實的史料解析了敦煌學一百年歷史的軌跡。在十九世紀末西方學術界對東方探險熱潮廣闊的背景下,展示了從中國新疆樓蘭古國,拜城附近的石窟,交河古城,吐魯番的墓葬,直到敦煌文庫的被打開,都記述了國際學術界,特別是斯坦因‧伯希和、王圓籙對敦煌學的發現所作出的頁獻。敦煌學包括的範圍是新疆與甘肅兩省的文物群,並不隅於敦煌一地;而國際學術界自十九世紀末展開的大探險大討論,最終揭示了新疆與甘肅兩省實乃世界四大文化(希臘文化、中國文化、印度文化、伊斯蘭文化)的交匯點。本書不僅從壁畫雕塑藝術上論述了它的歷史,又從多種文化領域論述了它的歷史,並且強調了在中國大陸從二十世紀五○年代至八○年代末,都陷於政治運動中,敦煌學研究是停滯期,此時台灣、香港和海外學人填補了研究的空白。本書附錄了作者所整理的「台港1950─1983年敦煌學論著目錄」。
高國藩 著
自 序
我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即已在南京大學中文系開設有關敦煌學的課程,直至21世紀的如今。本書原是一部給博士生、碩士生、外國留學生、訪問學者上課的講稿,大致勾勒了敦煌學百年史的林林總總的要點。直至現在,時間跨度已經二十多年,才在原稿、上課臨時感想隨記、評審記錄等等材料中整理出來,本書的論述,有的發表、有的沒有發表,定名為 敦煌學百年史述要,交與有悠久出版歷史的臺灣商務印書館出版。
翻閱目錄,讀者不難發現,在論述中國敦煌學有成就的學者時,本書側重在台灣的學者,重點介紹
目 錄 自 序 i 導言 iv
第一章沙海裡的珍珠敦煌史略 1
原始社會中國文化傳至西域西漢以後敦煌的興盛西漢張騫鑿空敦煌的氣候與洞窟
第二章佛教的傳入與莫高窟創建的歷史 9
佛教的興起史犍陀羅藝術史蹟佛教的傳入史中國漢晉形成的石窟群體及東晉莫高窟的創建史
第三章敦煌藝術史簡述 19
漢魏歷史文化背景與敦煌藝術史十六國、北魏、西魏石窟藝術大慈大悲的佛國北魏、西魏古敦煌人質樸的微笑承前啟後的北周、隋代的
沙海裡的珍珠敦煌史略
原始社會中國文化傳至西域中亞地區是中國的西域,與中華民族的關係甚為密切,在先秦時期即已進入與古代世界文化的交流洪流中。據 莊子‧天地 云:「黃帝遊乎赤水,登乎崑崙之丘。」賈誼 新書‧修政 亦云:「(黃帝)涉流沙,登於崑崙。」堯「身涉流沙地」。 荀子‧大略 曰:禹「學於西王國。」遠在原始社會的神話時代,中華民族的始祖神與英雄神,足跡便已遍及西域地區。 穆天子傳 是戰國的典籍,記載西周第五代國君周穆王姬滿於在位的十七年西巡所經的地區,漢司馬遷於 史記‧趙世家 中肯定:「繆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