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志欽 編(著)
學歷:美國愛荷華大學教學設計與科技碩士
經歷:現任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專任講師,曾任政大傳播學院影音實驗室指導老師、政大之聲實習電台台長、金鐘獎與金曲獎評審,並於台灣大學、輔仁大學、淡江大學等校兼任教職。
相關著述有合著《認識大眾傳播》、《教育心理學》,譯著有《教學媒體與教學新科技》、《教學媒體的企劃製作與運用》、《系統化教學設計、教育訓練》等。
序Ⅰ
第一章 聲音原理與聽覺現象1
第一節 聲音與音響學1
第二節 聲波的物理特性5
第三節 人類聽覺系統與聽覺效應17
第四節 聲音樂理特性27
第五節 結語29
第二章 音響空間與環境效應31
第一節 聲波的環境效應31
第二節 殘響時間36
第三節 音響空間設計40
第四節 錄音空間音響處理51
第五節 結語55
第三章 麥克風特性及其運用57
第一節 麥克風的基本構造與分類57
第二節 麥克風的基本構造與性質60
第三節 麥克風規格及選用原則64
第一章
聲音原理與聽覺現象
本章重點
聲音 聲學/音響學
聲波特性 泛音與諧波
音封 相對響度效應
聽覺系統 立體聽覺
相對響度效應 遮蔽效應
第一節 聲音與音響學
聲音(sound)是物體快速振動(vibration),經過中介物質(空氣或水等)傳
導,被聽覺系統接收的歷程。物體振動時造成周圍空氣分子的壓縮(compressio
n)和放鬆(rarefaction),把能量以波動方式逐步向前傳
自序
「有耳可聽的、就應當聽」─
《聖經馬太福音13章9節》
聽覺是上帝賜給人類極為寶貴的禮物,從胎兒階段直到一生末了都是非常重要知
覺系統;而人類發明的各項樂器及各類音樂,也開創了豐富多彩的聽覺世界。
紀錄各種聲音是人類長遠以來的夢想,然而不論是自然界中的聲音或是人類的談
話、歌唱、演奏等都有其獨特屬性,如何忠實精確的錄製各種聲音,是許多人不
斷實驗探究的重要領域。本書從人聲與樂器的發聲原理、聲音錄製的學理、方法
及運用等方面加以彙整歸納,期望讓更多人認識此一領域,有價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