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勝寶
現任中國新聞社江蘇分社副社長,社會職務有蘇州市孫子兵法國際研究中心副主任、蘇州相城區孫武研究會副會長。
著作:《上海人的國防觀》、《姑蘇酒文化》、《華夏酒文化》、《品味蘇州》、《放眼看世博》、《鄭和之路》、《活用孫子兵法─孫子兵法全球行系列讀物‧亞洲卷》。
歐洲篇
1.中國兵法專家劉慶談孫子西行之路
2.《孫子兵法》翻譯出版覆蓋大半個歐洲
3.歐洲學者高度評價《孫子》現代意義
4.歐洲學者稱《孫子》普世價值持續顯現
5.歐洲學者普遍認可孫子和平伐交思想
6.歐洲學者用孫子思想反思世界大戰
7.歐洲孫子研究學者呈現高層次態勢
8.歐洲軍事院校把《孫子》列入必修課
9.歐洲學者稱《孫子》實用價值日益彰顯
10.歐洲經濟發展
中國兵法專家劉慶談孫子西行之路
在記者即將赴歐洲採訪前夕,專訪了軍事科學院戰爭理論與戰略研究部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孫子兵法研究會副秘書長劉慶。他總結說,《孫子兵法》西行以翻譯成法文版為轉換期,以英國軍事學家利德爾‧哈特第一個對西方現代軍事理論進行反思為轉變期,以原子彈爆炸為轉折期。
劉慶說,《孫子兵法》作為軍事文化經典文本轉換,從法文版開始,法國傳教士阿米奧通過滿文、漢文相對照,翻
《孫子兵法》翻譯出版覆蓋大半個歐洲
1772年,法國神父約瑟夫‧阿米歐在巴黎翻譯出版的法文版,開啟了《孫子兵法》在西方傳播的歷程,也為後來俄國人、英國人、德國人相繼翻譯出版《孫子兵法》開創了先河。
1742至1755年在中國北京留學的俄國學生阿列克謝‧列昂季耶夫是俄國最早的中國學家之一。他在1772年翻譯《中國思想》,將《孫子》的部分譯文收入其中,是《孫子兵法》的首次俄譯,引起歐洲國家的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