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便利民眾的露營場域,是不是慢慢讓人少了一點刺激、不確定性、深刻且難以取代的回憶? 戶外活動的冒險成分大大降低的同時,舒適、美感的體驗倒是大大提升。有利有弊,有捨有得。您喜歡哪一種呢?或者在這本書出現之前沒有想過這個問題呢? 有沒有更狂野一點的方式來和大自然相處呢? 或許《在19世紀瘋露營:營火、帳篷、睡袋,戶外裝備的變革史》可以給您一些靈感,嘗試的依據。
喜歡登山、健行、踏青嗎?是不是覺得攀爬郊山不可能出甚麼意外呢? 《帶他回家:山難搜索隊員的第一線告白》點出事實並非如此!?作為DiMM國際山岳護理師、民間山難搜索團隊Liss代表的作者中村富士美寫下六個實際案例,通通都是發生在一般的山區,甚至家人第一時間不會認為他/她失蹤是遇上山難。 我想或許是因為攀爬一般難度的山,非專業的山友多少會比較大意些。然而「意外」可不分海拔高度,但凡失了方向,生存與否便是分秒必爭的事。 在閱讀這本書前,我都以為求救該是下切溪谷,接近水源、順著水流往山下走,結果是錯的!?許多野外求生的常識,跟著書中緊張、緊湊的發展,好像也能多多少少學到一些,算是意外的收穫。
由納粹研究權威伊恩.克蕭(Ian Kershaw)撰寫的《希特勒神話的意象與真實:德國人民眼中的元首》透過當年大量的民調分析、田野調查、第三帝國時期的史料、廣播講稿和地下刊物等,用「文化」盡量復原令德國人民一度瘋狂、著迷的「希特勒人設」並剖析「他」是怎麼被創造出來的。 是政治、公關、行銷、商品企劃、經濟人等任何需要將”商品”推向大眾視野有關工作的人的參考用書。 當然,如果您是研究相關歷史的學者,《希特勒神話的意象與真實:德國人民眼中的元首》或許也很值得列入研讀書單。是少見給了血色歷史的「果」,解說了一個「因」的重要著作。
鬼月雖然還沒到,但暑假不用上學的小鬼們想必更難纏、更令人無語是吧!有沒有已經把諸位催化成怒目圓睜的妖怪了呢? 《日本的那些鬼怪》非常有趣,引用非常多古籍經典,來和讀者們講一堆搞笑莫名的鬼故事。看完不僅可以吸收到許多鬼怪的傳說,認識其受到佛家、道教、中國等地的影響,亦能從中了解民族、文化和不同年代的心理變化與價值觀轉變,可謂寓教於樂兼備的佳作。
榮獲美國歷史學會詹姆斯‧亨利‧布雷斯特德獎(James Henry Breasted Prize)第一部西方科學視角的早期中國環境史專書《王的莊稼》一書以翔實的史料和縝密的分析,深入探討了中國古代農業生態系統的演變以及這一過程如何促成了國家權力的集中和鞏固。布萊恩.蘭德運用多年的研究成果,結合歷史、考古、地理等多學科知識,為讀者呈現了一幅中國古代農業社會的宏大畫卷。
不同於從統治者、高位者的宏觀看待毛澤東時代的著作,德國科隆大學主要研究二十世紀至今中國社會史的文浩教授 (Felix Wemheuer) 蒐羅大量、詳盡的文史資料,做地方田調,深入民間,一針一線地復原毛澤東時代的人物實況。碰觸最微觀的細部,毫不遮掩地道出中共建政到改革開放的性別、階級、民族和城鄉差距等問題。是一個挫折和成長相互拉扯的年代。
2024年4月1日以色列空襲伊朗駐敘利亞領事館,炸死伊朗革命衛隊的指揮官札赫迪(Mohammad Reza Zahedi)。同年4月14日伊朗發動大規模攻擊以色列,根據以色列軍方的說法,約有總計超過300多的無人機和飛彈射向以色列本土,引起國際關注,擔憂報復行動會持續延燒、讓區域衝突升級。
說到...
說到中島京子這位作家,許多人第一時間就會想到《東京小屋的回憶》、《漫長的告別》等感動千萬人的小說。熟悉她的讀者想必不難發現中島京子的作品時常有很深的歷史痕跡,場景卻又總是...
最近大家是否有孩子正在面臨會考、升學或是選組上的問題呢?翻閱《鑽鑿人生》自傳式的分享,很意外學識淵博的許進雄老師最開始並非優等生,不僅不愛念書還翹補習班。直到發現興趣所向,一切的發展猶如開外掛,是一本能帶給走在人生岔路或是時常感到茫然的人一點啟發,一些勇氣的佳作。
最近大家是否有孩子正在面臨會考、升學或是選組上的問題呢?翻閱《鑽鑿人生》自傳式的分享,很意外學識淵博的許進雄老師最開始並非優等生,不僅不愛念書還翹補習班。直到發現興趣所向,一切的發展猶如開外掛,是一本能帶給走在人生岔路或是時常感到茫然的人一點啟發,一些勇氣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