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學家和神話學學生將這種故事類型稱作「大地潛水者」(earth diver)。大地潛水者神話的基本模型是,在某個民族的早期歷史,天族(屬於神或半神的民族)有一個成員降落到海床取得一點點土壤,後來這些土壤長成人類居住的大地。
大地潛水者神話的特殊之處在於,它觸及的地理範圍極廣。根據人類學家厄爾.W.康特(Earl W. Count)所說,這種神話「肯定是最多人類共同擁有的概念之一」。非洲、美洲、亞洲和歐洲都找得到這種神話的不同版本。比方說,有一個理論認為,聖經的諾亞方舟故事其實是從大地潛水者神話改編而來的。這可能表示這種神話的源頭非常古老,反映了早期人類的遷移模式;或者,基於其原始本質,這可能表示同樣的根本敘事同時出現在世界上不同地區的不同文化。無論如何,有一點不用感到訝異,那就是儘管基本架構保持不變,故事卻會因為不同的文化經驗和風俗而出現變化。
數百年來,評論家一直在猜測大地潛水者神話究竟想傳達什麼。可能的解讀方式很多,例如:從微不足道的東西(一點點土壤)創造出龐大美麗的東西(陸地);生物存在於不同的「界」(海床、海面和天空);一個陽物形狀的東西(樹木)從天而降,貫穿原始的海洋,接著從中誕生陸地;母親女神(天女)現身,人類從她體內誕生。這個故事還有透過象徵善與惡的雙胞胎引進二元概念,所以更進一步擴充了故事的內涵(在歐洲的某些版本,陸地的形成甚至只是神魔交戰的次要主題)。世界各地的文化都找得到這些主題的影子,它們探討了跟人類演化有關的最根本概念。
大地潛水者神話在北美原住民當中特別常見,呈現出許多不同的形式。此處收錄的版本來自易洛魁人(Iroquois)的神話;他們是原本住在現今美國東北部和加拿大的好幾個原住民族。易洛魁聯盟的源頭最遠可以追溯到十五、甚至十二世紀,由五個(後來變成六個)部落所組成,他們共同遵守一個「大和平法」(Great Law of Peace)。莫霍克人的領袖海華沙(Hiawatha)是孕育這套法律的核心人物,他的名號後來被美國詩人朗費羅(Henry Wadsworth Longfellow)用在自己1855年的史詩作品,成為史詩中那位英雄的名字。這首詩完全是虛構的,但是由真正的海華沙協助設計的大和平法,其實納入不少後來長久存在於美國人想像之中的概念,包括平等、獨立與合作。
易洛魁聯盟還擁有相當高超的政治手腕,需要面對殖民時期變幻莫測的戰爭、疾病、農業以及不斷更改的盟友關係。在十七和十八世紀的殖民政治中,這個聯盟成為一個強大的角色,直到獨立戰爭和美國建國之後,影響力才開始式微。在殖民壓迫的世界史當中,易洛魁聯盟的瓦解過程是典型令人哀傷的篇章,涉及到社會工程、酗酒、疾病、文化喪志與自然資源掠奪。
在傳統的易洛魁社會及其關於宇宙起源的想像中,動物是很重要的。從實務面來看,他們的經濟非常仰賴跟他們一起生活在這座大陸上的動物。十七世紀初漫長的「海狸戰爭」便是很好的證明,易洛魁人為了控制利潤豐厚的毛皮貿易,跟其他原住民部落和法國殖民者打仗。從文化面來看,動物跟易洛魁人的世界觀緊緊相扣,包括他們對醫學、身分認同(對部落和自我的認同)和生命的理解。
我們可以把這裡收錄的故事看作三個互有關聯的橋段,一個很長,另外兩個較短。首先是天女墜落、她與動物們相遇以及陸地形成的橋段。從和平的世界降落到充滿糾紛與死亡的世界,是許多宇宙起源神話都會出現的情節,包括基督教故事。潛入水中的動物紛紛死亡,是另一個議題。這些動物為什麼非得死去我們並不清楚,但是大部分的版本都包含這個元素,為看起來很像童話的故事增添了一絲大人的現實主義。
再來是太陽與月亮形成的橋段,這在全世界的神話體系中非常典型。在最後一個橋段中,雙胞胎誕生,象徵生命在道德和存亡方面有盛有衰的二元體制出現了。從這時候開始,故事想要傳達的訊息似乎是:善良、夏天、光明與生命必須跟邪惡、冬天、黑暗與死亡維持不言而喻的共存關係。此外,快速變換到不同的橋段以及種種會讓「現實主義」敘事顯得不合理的地方(如果沒有陸地,水獺、麝鼠、海狸和癩蛤蟆要住在哪裡?),也是這類故事的典型特色;在這裡,這些只不過是充滿魔法的世界觀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