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商品為出版已久的書,出版已久的書容易產生些許的黃斑、或有些許瑕疵(例如:壓痕、褪色等),不影響內文閱讀。每本書況不盡相同,請考慮評估後再購買結帳,採取隨機出貨。如想進一步了解書況詳情,可以來信 cptw1897@gmail.com 、或點擊右上角「 客服 」留言詢問,感謝您支持臺灣商務印書館。
童妮‧摩里森
童妮.摩里森(Toni Morrison)
美國當代最重要的女作家之一,諾貝爾文學獎第二位女性得主,同時也是第一位黑人女性得主。
本名Chloe Anthony Wofford,1931年生於美國俄亥俄州樂仁鎮。1953年畢業於華府以專收非裔學生揚名的郝華德大學(Howard University)英文系,兩年後取得康乃爾大學文學碩士學位,專研福克納和吳爾芙意識流小說。1965年起在紐約州雪城藍燈出版社分社擔任教科書編輯,之後並獲聘為紐約市藍燈出版社總社編輯。
梁一萍
美國麻州大學安城分校美國研究博士、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英語學系教授。專長美國弱勢族裔文學、女性文學、文學與地理、空間之研究及教學。
前言
我要不就耳朵貼近收音機,近到要別人大吼,叫我離開點,免得聽力永遠受損。要不我就雙腿交叉坐在油布地板上,用嘴呼吸,出神地看著大人說故事時真情流露的眼睛。所有故事對我而言,都是從聽開始的。當我讀的時候,我在聽。當我寫的時候,我在聽。聽寂靜,聽音調的變化,聽節奏,聽暫停。然後就會有影像躍入腦海裡,我必須發明東西的畫面─一個穿著結婚禮服沒有頭的新娘、砍伐清理過的森林,並且表演「嘰!鋸子掃過!」加上一些動作,還有抑揚頓挫的音調,「老傢伙西門.嘰里咖堤,你來抓抓抓我呀!」我要用所有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