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價: 380 元
數量:
中秋賞月享閱展【三本以上7折】
全館【單書】75折
本商品為出版已久的書,出版已久的書容易產生些許的黃斑、或有些許瑕疵(例如:壓痕、褪色等),不影響內文閱讀。每本書況不盡相同,請考慮評估後再購買結帳,採取隨機出貨。如想進一步了解書況詳情,可以來信cptw1897@gmail.com、或點擊右上角「客服」留言詢問,感謝您支持臺灣商務印書館。
城市的興迭,體現了歷史的動向,讓我們看見日本歷史的脈動。
從30座城市的故事解讀日本,深刻感受更細緻的日本魅力 !
在歷史的軌跡中,有的城市屹立不搖,也有因特殊條件異軍突起的,當然也有因商業條件不再而沒落的城市。無論是想要了解某座城市的概要,然後與其他城市相比,或是學習基礎知識,以深入了解某座城市,都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而本書就是為了達成這個目的而編纂,不僅內容淺顯易懂,也讓各位在家就能放眼全日本。
從城市的角度貼近日本歷史,看見日本的活力與韌性!
本書從城市的觀點來解讀日本,介紹日本30座城市的歷史,各城市擁有不同的條件,際遇也各自精采!
★20世紀接連歷經關東大地震、東京大地震,卻無損其首都地位,甚至每經一次大劫就升級,反轉高手「東京」一路翻新的傲人歷史!
★因為地理位置符合四神相應的好運勢,「京都」成為日本的千年古都。不過政治紛擾使得動亂不止,遷都東京更令人大受打擊,看京都在千年遺產的守護下如何重生!
★鎌倉不是因為漫畫《灌籃高手》的名場面才成為熱門觀光景點,在千年前,水戶黃門大人就以《新編鎌倉志》將鎌倉魅力讓世人知曉!
★福岡與博多的市名之爭,激烈又精彩,歷史的榮耀讓兩派都不能放棄,福岡如何在最後關頭以一票之差勝出?
★一八六八年,札幌地區仍是一片荒野,來自本土的大和民族只有七個人。短短一百五十年,札幌竟一躍成為日本的重要城市,是誰成就這番奇蹟?
★諏訪市?沒聽過,但因動畫電影《你的名字》而聲名大噪的諏訪湖及諏訪大社就在這裡,兼顧信仰與高科技產業的特殊城市,值得您一探究竟!
金田章裕 (監修) 造事務所 (編集)
監修者
金田章裕
京都大學名譽教授。
專攻人文地理學、歷史地理學。曾任京都大學文學部教授、京都大學人間文化機構長。
編著者
造事務所
對歷史、文化與宗教的造詣高深,不只是雜學,也編纂並撰寫包括生活實用在內各種類型的單行本。一九八五年成立。負責編著的單行本每年出版四十餘本。主要作品包括《從三十場戰役解讀日本史》、《從三十大發明解讀世界史》(皆為日經Business 人文庫發行)等
序 從城市的設立與發展看日本史
札幌 效法京都的棋盤狀都市
函館 與本州貿易往來的北海道窗口
十三湊 在安藤氏帶領下興盛繁榮的中世紀貿易城市
平泉 席捲東北的奧州藤原氏建構的理想城市
仙台 實現伊達政宗願景的「杜之都」
會津若松 以名城「若松城」為中心的城下町
宇都宮 兼具三種角色的北關東要衝
東京 有「大江戶八百八町」美譽的全球數一數二大城市
橫濱 接受與傳播歐美近代文化的港都
鎌倉 建築在天然要塞的東國武士據點
小田原 長達百年的戰國北條家據點
諏訪 信仰與高科技產業共存的門前町
新潟 因西迴航路而繁榮的日本海側首屈一指的港都
金澤 從寺內町起家的加賀百萬石城下町
名古屋 德川家首席家臣興建的新城市
伊勢 因神宮所在地而發展的門前町
奈良 擁有一千三百年歷史的古都
今井 因內陸居間貿易需求而繁榮的自治城市
大阪 一統天下的戰國大名建立基礎的日本經濟大城
堺 有「東方威尼斯」之稱的商人自治城市
京都 日本核心的千年古都
神戶 自古即與國外交流的山麓港都
廣島 由河口沙洲發展而成的瀨戶內海要衝
鞆之浦 位於潮流交界的小型港灣城市
山口 有「西之京」美名的大內家都城
松山 深受文人墨客熱愛的四國溫泉街
福岡 商人城市與武士城市共存的城下町
長崎 從出島傳入海外文化的港灣城市
鹿兒島 島津家創立的南九州新城市
那霸 因居間貿易而興盛的琉球王朝首都
札幌SAPPORO
效法京都的棋盤狀都市
北海道過去曾被稱為蝦夷地 ,道廳設置在札幌。札幌是從明治時代才開墾的新地。明治新政府為了開墾北海道,以札幌為開發中心設置北海道開拓使。
札幌市建設在一片原野之中,以北海道廳舊本廳舍為中心,周邊設置各政府機構、商店與民家,效法京都呈棋盤狀排列。短短一百五十年,札幌市一躍成為日本的重要城市,究竟札幌市與哪些歷史人物息息相關?又是如何發展的?且讓我們一同探索。
百姓齊心協力開墾原野
道廳所在地的札幌,如今人口超過一百九十萬,是日本數一數二的大城市。但在西元一八六八(明治元)年時還是一片荒涼原野,且有蝦夷地之稱,除了原本居住在此的阿伊努族(Aynu)原住民之外,來自本土的大和民族只有兩個家庭,共計七人。
一八六九(明治二)年,明治新政府正式開墾札幌市,將蝦夷地改名為北海道,並且設置與省同級的行政管理機構,也就是開拓使。明治新政府之所以將北海道納入日本國土,並且加速開拓,其背景有幾個因素。首先是受到明治維新影響,許多失去官職的士族紛紛移居北海道,再者也為了預防俄國人南下侵日,以及在當地開發日本近代化不可或缺的煤炭、木材、硫磺等天然資源。
北海道的地名起源眾說紛紜,其中最有力的說法是蝦夷探險家松浦武四郎曾提出幾個建議。其中之一是因阿伊努族將此地稱為「カイ」(音同加伊),因此提案改名「北加伊道」,同時又參考了東海道等地名,最後決定改稱為北海道。
此外,札幌的地名也來自阿伊努語「サッポロペッ(Sapporope)」。「サッ(Satsu)」是乾涸之意,「ポロ(Poro)」是大的意思,「ペッ(Petsu)」則是河川,加起來就是「乾涸的大河」,指的是流經札幌市內的石狩川支流——豐平川。
札幌被選為北海道開墾中心有以下幾個原因:第一,松浦武四郎建議在位於石狩平原的札幌設府;第二,函館過去雖是蝦夷地的統治據點,但離接下來要正式開墾的道北太遠;第三,豐平川沖積出廣闊平原(沖積扇),此處最適合建造城市。
雇用外國人並引進高技術力
外國人是開墾北海道不可或缺的功臣。
當時為了引進尖端技術以發展有效率的農業與畜牧業,明治新政府特別邀請時任美國農務長官的開普倫(Horace Capron)擔任開拓使顧問。再經由開普倫的安排,聘請美國農業學者威廉‧史密斯‧克拉克(William Smith Clark)擔任札幌農學校的校長。藉由聘請外國專家,引進新技術與生活型態,興建包括札幌農學校演武場(俗稱札幌鐘樓)在內的許多美式木造建築。
以「紅磚廳舍」的別稱聞名的北海道廳舊本廳舍,也是開拓使的重要象徵。這座廳舍同樣受到歐美影響,興建於一八八八(明治二十一)年,是一棟採用新巴洛克風格的歐式建築。在此之前,開拓使廳舍是一八七三(明治六)年興建的兩層樓木造建築,使用面積較小。可惜竣工後僅六年就慘遭祝融燒毀,因此才又興建了紅磚廳舍。
仔細觀察紅磚廳舍,會發現裡裡外外有許多稱為「北辰」的紅星記號,代表北極星,是開墾的象徵。只要前往與開墾北海道有關的景點建築時,都會看見這些紅星記號。
紅燈區是開墾荒野的原動力
曾任佐賀藩主的鍋島直正是第一任開拓使長官,鍋島拿出戊辰戰爭 後獲得的部分獎賞作為開墾費用,將佐賀百姓送往北海道開墾。接著任命原本的藩士島義勇為開拓使判官,他後來被譽為「北海道開拓之父」,可見其功績。他選定札幌為開墾中心,並參考京都將札幌市區規劃成棋盤狀街道。
可惜的是,島與第二任長官東久世通禧不合,任職半年多之後,長官便以預算超支為由解雇他。後繼接手的是同為土佐出身、同樣擔任開拓使判官的岩村通俊。岩村將棋盤狀行政區規劃得十分完善,並在紅磚廳舍北邊興建開拓使廳舍。
棋盤狀市區使得札幌街道的地址編列更合邏輯。往東西延伸的大道成為南北方向的基準,大道以北稱為「北○條」、以南稱為「南○條」。東西向的基準則是前身為幕府末年開挖的大友堀,後來在明治初期負責輸運札幌物流的創成川。此川以東稱為「東○丁目」、以西稱為「西○丁目」。而這些地址就如同當地十字路口紅綠燈旁的牌子上所出現的模式標示,例如「南2 西4」。
此外,行政中心南邊設有紅燈區「薄野」。當時開墾札幌的速度相當快,卻有許多工人忍受不了冬天的嚴寒氣候而逃離北海道。岩村為了留住工人便設立了紅燈區,這就是薄野的原型。換句話說,薄野是札幌發展的原動力。
此外,現在的石山通是當年將石材運送至札幌市區的必經要道。
一八七○(明治三)年,日後成為第二任內閣總理大臣的黑田清隆就任開拓使次官,並於一八七四(明治七)年升任第三任開拓使長官。黑田清隆開始實施「開拓使十年計畫」。在創成川東岸的公家土地興建札幌製作廠,廠內備有機械製材、鍛造、鑄造、木工等各種設備。
不僅如此,更在札幌製作廠旁興建啤酒、醬油、味噌、精油、織物等四十多間官營工廠,所有在北海道生產採收的蔬菜、啤酒花等農作物都能在此加工,形成一個大規模工業區。現在的札幌啤酒就是來自於當時設立的開拓使麥酒釀造所。
此外,交通方面開通了函館到札幌之間的札幌本道、札幌到小樽之間的後志道等主要道路。手宮(小樽市)到札幌之間的幌內鐵道,其部分路線也在一八八○(明治十三)年底開通。
不過,一八八一(明治十四)年,當開拓使十年計畫即將期滿時,黑田清隆原本希望繼續發展開拓使計畫,並計畫將官營工廠便宜賣給民營企業,但輿論認為這樣的做法有賤賣國產、官商勾結之虞,於是群起反彈,賤賣官產的計畫也被迫中止。
這場輿論風暴在該年引發政變,反對賤賣官產的大隈重信,遭到政敵伊藤博文趁隙攻擊,遭免除官職逐出政府。由於開拓使捲入這起事件之中,因此日本政府在隔年廢止開拓使,並將北海道分成札幌縣、函館縣與根室縣。
主辦亞洲首屆的冬季奧運加速北海道發展
北海道分成三縣之後,日本政府於一八八六(明治十九)年設置北海道廳統合三縣,同時指派岩村通俊擔任首任北海道長官。
第一次世界大戰帶來的繁榮景氣,使日本人移居北海道的風潮達到巔峰。一九一八(大正七)年,中島公園與札幌車站前通舉辦了一場北海道博覽會,慶祝開道五十周年。這場博覽會吸引了道外企業與銀行分行,紛紛進駐包括札幌在內的北海道各大城市。一九二二(大正十一)年,北海道推行市制,札幌與函館同時升格為市。一九四○(昭和十五)年,札幌市的人口突破二十萬人,超越函館市,成為北海道人口最多的城市。
走過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混亂期,一九七二(昭和四十七)年,札幌市主辦冬季奧運,這也是亞洲城市首次舉辦冬奧運動會。為了迎接這場盛大的國際賽事,札幌市規劃了完整的市營地下鐵與地下街等各項設施,形成現在各位看到的札幌市市容。
函館HAKODATE
與本州貿易往來的北海道窗口
函館自古就是阿伊努人與大和民族群居的地方,也是北海道與本州往來的窗口,在北海道內的城市之中,是最早發展的地區。
函館在幕府末期歷經了對外國開港通商和戊辰戰爭等內亂的挑戰,誕生了歷史遺產。
如今函館已成為全日本最受歡迎的觀光景點,在城市魅力排行榜上經常名列前茅。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揭開這座魅力城市的歷史。
特殊地形孕育出的日本三大夜景
函館位於北海道渡島半島的南端,隔著津輕海峽與對岸的本州相對。由於兩者距離很近而成為北海道的玄關,以港口為中心逐漸發展起來。
仔細看函館市的市民徽章,會發現徽章圖案很像「巴」字。那是因為函館港受到往津輕海峽延伸的海岬環抱,海水深入灣內,看起來很像巴字形,因此以此地形為設計靈感。這也是函館港又稱「巴之港」的緣由。
海岬處有海拔三百三十四公尺高的函館山,是函館的地標之一。從山腳到函館港是舊市區,這一帶有許多紅磚倉庫與兼具和洋風格的函館獨特宅邸,洋溢著特殊風情。
事實上,函館過去是座島。順著海流帶過來的沙土堆積在島嶼和陸地之間,而逐漸形成相連的陸地。這種地形稱為連島沙洲(tombolo)。由於地形平坦的關係,許多人住在此處,形成舊市區。從函館山往下眺望的景色被譽為日本三大夜景之一,函館夜景也是受惠於此地形而形成。
面向函館灣的金森紅磚倉庫有一條綿延至函館山的坡道,其中有一段就是著名的八幡坂,只要走上坡道頂部就能眺望美麗的函館灣,吸引許多觀光客造訪。
一九一三(大正二)年開始營運的函館市電路面電車,連結起近代建築物林立的鬧區(五稜郭一帶)與舊市區。現在市電總長達十點九公里,每天平均搭乘人次達一萬四千三百人。
阿伊努族暴動成為和人統治北海道的關鍵
明治時代以前的函館稱為「箱館」(讀音相同,皆為HAKODATE)。相傳當時津輕望族河野正通在宇須岸(今函館灣一帶)蓋了外形像箱子的宅邸,故取阿伊努語小館「hak-casi」的諧音,命名為箱館。不過,目前在函館市內共發現六處中世紀阿伊努族的房子遺跡,由此可知,阿伊努族早在和人(非阿伊努族的大和民族族人)之前即已在此地居住。
松前藩的家史《新羅之紀錄》是北海道最早的文字紀錄,裡面寫著一四五七(康正三)年和人曾與阿伊努人發生戰爭,名為「胡奢麻尹之戰」。這場戰役是由阿伊努族首領胡奢麻尹率領族民發動攻擊,襲擊包括箱館在內,來往道南地區沿岸的十二間和人宅邸。阿伊努人雖然占領了包括箱館在內的十間宅邸,但後來繼承松前氏的武田信玄成功射殺胡奢麻尹,並鎮壓了阿伊努人。一五一二(永正九)年,阿伊努人再次攻擊宇須岸的和人宅邸,不過很快就被平定。
江戶時代之後,箱館由松前藩統治。由於蝦夷地無法種米,松前藩便獨占與阿伊努族貿易的權利。十八世紀,松前藩讓商人代理貿易權,再向商人課稅,賺取收入。隨著漁業蓬勃發展,交易量逐年增加,為因應需求,松前藩在松前之外特別指定了江差與箱館為貿易港。除了這三個港口之外,禁止任何港口從事貿易往來。自此之後,北前船 開始進入箱館港,蝦夷地的居民可以買到米、鹽等本州生產的物資,同時賣出昆布等當地海產,使得箱館逐漸成為繁榮城市。
一七九三(寬政五)年,俄國陸軍中尉亞當‧拉克斯曼(Adam Laxman)一行人前往箱根要求通商,成為首艘駛入箱館的外國船隻。從此以後,外國商船頻繁往來於日本近海,江戶幕府開始產生警覺,預防俄軍南下侵略。為了強化北方的防禦能力,松前藩將包括箱館在內的大部分蝦夷地劃入領地,一八○二(享和二)年設為直轄地,在如今的元町公園現址設置箱館奉行所。
因開港而興建的五稜郭
談論箱館歷史絕對不能漏掉某個人物,那就是江戶後期的商人高田屋嘉兵衛。嘉兵衛以箱館為根基創造巨額財富,除了在箱館湊(舊名為宇須岸)填海開設造船所外,更致力於在當時的函館山植木造林,並修繕道路。
一八一一(文化八)年,發生江戶幕府將俄國海軍艦長戈洛夫寧(Vasilii Mikhailovich Golovnin)囚禁在松前藩的「戈洛夫寧事件」。俄國方面為了打聽戈洛夫寧的消息,俘虜高田屋嘉兵衛,將他關押在堪察加半島。就在此時,高田屋嘉兵衛出面調解俄國與幕府之間的嫌隙,順利平息風波。
駛入日本港口的外國船舶不只俄國。一八五四(安政元)年,美國與日本簽訂《神奈川條約》(又稱《日美和親條約》),條約明定以箱館為通商港口,美國海軍准將培理(Matthew Calbraith Perry)還為此前往箱館視察。之所以選擇箱館,是因為此處很適合作為捕鯨船的補給基地,能為捕鯨船補充足夠的糧食與燃料。
箱館開港後,幕府於箱館重新恢復奉行所。由箱館奉行所負責處理海岸防衛、與外國溝通談判和統治蝦夷地等所有事務。
另一方面,由於箱館的防禦能力不足,幕府特地在此地建造日本首座西式堡壘「五稜郭」。獨特的星形構造在尖端處配置砲台,藉此消除防禦死角。一八六四(元治元)年,五稜郭接手箱館奉行所的所有業務,成為蝦夷地的政治與外交中心。
戊辰戰爭成為幕府的最後舞台
一八六七(慶應三)年大政奉還,冷不防地為江戶幕府畫下休止符。新政府軍與舊幕府軍隨即在薩摩藩與長州藩短兵相接,是為戊辰戰爭。一八六八(慶應四)年,江戶無血開城,失去根據地的榎本武揚率領舊幕府艦隊,與逃亡東北的土方歲三等人會合,一起前往蝦夷地。
榎本一行人原本想在新政府的統治下,由德川家開墾蝦夷地,負責防衛北邊,抵禦俄國進犯。
一八六八(明治元)年十月,榎本等人占領五稜郭。十二月平定蝦夷地後,榎本武揚透過選舉手段坐上總裁之位,建立蝦夷共和國政權,要求新政府同意由他開墾蝦夷地。遺憾的是,新政府不但沒有同意他的要求,反而派兵前往蝦夷地討伐。
一八六九(明治二)年三月,登上蝦夷地的黑田清隆率領新政府軍,兵分三路往箱館進攻,是為箱館戰爭。土方歲三雖拚命奮戰仍不敵物資充裕的新政府軍,蝦夷共和國軍隊迫不得已撤退至五稜郭。同年五月十一日,新政府軍包圍箱館和五稜郭,展開總攻擊。新政府軍出奇不意地從箱館山後方往外襲擊,占領箱館。土方為了奪回被占領的箱館,不幸遭到槍殺,戰死沙場。
隨著弁天岬台場、千代岡陣屋相繼淪陷,榎本武揚在十七日向新政府軍投降,交出五稜郭。至此,箱根戰爭與戊辰戰爭同時告一段落。不久之後,新政府將「箱館」的文字標記統一改為「函館」。
自此之後,開墾北海道的中心移至札幌。儘管如此,從明治末期到昭和初期,函館仍掌握了日本海、鄂霍次克海與白令海的漁業權益,成為北洋漁業的大本營。在這段過程中,儘管函館發生了包括一九三四(昭和九)年函館大火在內等多起火災意外,但仍保留濃濃的異國風情,積極重建。二○一六(平成二十八)年北海道新幹線啟用,許多人從首都圈搭乘北海道新幹線前往函館觀光。
十三湊TOSAMINATO
在安藤氏帶領下興盛繁榮的中世紀貿易城市
本州北邊的津輕半島西北方、青森縣五所川原市的日本海側,有一個從鎌倉時代到室町時代中期,堪稱是日本國內屈指可數的大型貿易港。
這座港都是由奧州 藤原氏與安藤氏一手打造,根據近年來的研究調查,發現此處曾是與蝦夷地(北海道)和國外貿易往來的據點,也因此發展出欣欣向榮的景象。
如此興盛的海運城市究竟是如何發展起來?又為何從歷史舞台上消失?且聽我娓娓道來……
太宰治也讚賞不已的平靜湖泊
日本文豪太宰治曾在自傳小說《津輕》中,如此評論十三湖:「宛如在淺底珍珠貝中盛水般的高雅,如夢似幻的絕美湖泊。」十三湖鄰接日本海,是淡水和海水混合的汽水湖。汽水湖特有的大和蜆成為當地特產,由於大和蜆產量驚人,放上滿滿大和蜆的蜆拉麵,近年來成為超人氣料理。
十三湖的湖水相當淺,最深處只有一點五公尺,繞湖一周約三十公里。在青森縣內是僅次於小川原湖、十和田湖的第三大湖。十三湖名稱的由來眾說紛紜,其中最有力的說法是包括岩木川在內,共有十三條河匯入湖中。也有人認為是因為與日本海之間的沙洲上有十三個聚落,才取名為十三湖。
現在十三湖的南邊雖有日本航空自衛隊基地,但基本上此處水田、綠地和露營場環繞,是一座十分安靜的湖泊。如今依舊可見當年太宰治讚賞不已的景緻。
不過,從現在的風景很難想像此處在十三到十五世紀前葉之間,曾經有一個叱吒日本的國際貿易港。
建立在湖泊與日本海之間的沙洲港都
考古學家在十三湖周邊發現幾處史前遺跡,確定距今兩萬到一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已經有人居住在此。繩文時代受到氣溫變暖、海平面上升的影響,十三湖的面積比現在還大。由於氣候溫暖,適合居住,再加上可以捕獲許多魚類與貝類,因此吸引人潮群聚,在沿岸形成村落。此外,現在的津輕一帶曾是北海道南部到北東北地區的文化圈中心,日本最具代表性的大型村落三內丸山遺跡(青森市)也是在此時形成的。
彌生時代後期氣溫驟降,十三湖周邊人口銳減。以青森為主形成的文化圈也日益衰退。
直到八七八(元慶二)年,出羽國 的蝦夷人為了抵抗朝廷鎮壓而起義,攻擊秋田城,引發元慶之亂的這段時期,十三湖一帶的人口才開始增加。人口增加的原因,有一說是遭鎮壓的民眾逃至津輕地方所致。
平安後期,十三湖與日本海之間,有一座因當地居民與蝦夷地貿易往來,而發展形成的港都。這座港都取名為「十三湊」。十三的日文讀音不是「jyusan」,而是「tosa」,一般認為這個名字來自阿伊努語的「tosam(湖畔之意)」。
當時包含十三湊在內,其附近地區都被擁有蝦夷血統的奧州藤原氏統治。十三湖有奧州藤原氏第三代當主 藤原秀衡的弟弟藤原秀榮建立的檀林寺,還有其居城福島城。福島城的城主藤原秀榮自稱十三氏。一一八九(文治五)年,源賴朝的軍隊滅了奧州藤原氏,十三湊自此劃入鎌倉幕府的統治區域。
誕生於津輕地區的大型貿易港
鎌倉時代,豪族安藤(後來的安東)貞季取代奧州藤原氏治理十三湊。鎌倉幕府第二代執權北條義時任命安藤氏為「蝦夷管領」,由他統治蝦夷。安藤氏與奧州藤原氏一樣都有蝦夷血統。他是在前九年之役 中被源賴義殲滅的安倍氏後代。
安藤貞季與十三氏互相對立,一二二九(寬喜元)年爆發荻野台之戰。最後十三氏滅亡,強化了安藤氏在十三湊的統治基礎。
安藤氏成為新的領導者,不僅與蝦夷地和日本海沿岸地區通商(北方貿易),更與中國的北宋王朝、庫頁島展開商業貿易,促進十三湊的繁榮發展。有一說認為,鎌倉時代十三湊的人口預估高達十萬人。此外,安藤氏還組織水軍,避免往來十三湊的商船遭受倭寇等海盜的攻擊。
十三湊的榮景在室町時代達到最高峰。根據室町時代末期制定的《廻船式目》(日本最早的海洋法規集),十三湊是與博多、堺並列的日本十大港「三津七湊」之一。
十四世紀末期,十三湊的城市規模呈現爆炸性成長。一九九一(平成三)年起,日本國立歷史民俗博物館與富山大學共同進行十三湊遺跡的實地調查,揭開了十三湊的基本市容樣貌。
根據該項調查結果,十三湊南北約一點五公里長、東西約五百公尺寬,共有十三個現代村落,村落後方還有農田。除了整齊排列的道路、溝渠和碼頭等港灣設施外,現在的十三小學校園周邊,還保有向遺跡中心延伸的土堤、護城河等遺跡。
研究結果顯示,這些土堤與護城河是城市區域的南界,土堤北邊也發現了領主和家臣階級的家屋遺跡,南邊則是商住一體的町家,十三湖沿岸還有檀林寺遺跡。
僧侶弘智在其著作《十三往來》中寫道:「十三湊是媲美印度王舍城、中國長安城與我國平安京的大城市,來自中國的商船全都聚集於湊。」記述了十三湊的黃金年代。考古學家研究十三湊遺址後發現,當時十三湊的城市規模與《十三往來》的內容相當接近。
游韻馨
游韻馨
與豆府汪星人一起過著鄉下生活的全職譯者。譯作包括《情緒鬆綁:跟自己和好的44個方法》、《超簡單、不失敗的電子鍋料理100》、《哆啦A夢科學任意門14:海底迷宮探測號》、《躲貓貓之貓控天堂!和貓咪一起快樂生活!》等多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