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科書展—歷史
本商品為出版已久的書,出版已久的書容易產生些許的黃斑、或有些許瑕疵(例如:壓痕、褪色等),不影響內文閱讀。每本書況不盡相同,請考慮評估後再購買結帳,採取隨機出貨。如想進一步了解書況詳情,可以來信 cptw1897@gmail.com 、或點擊右上角「 客服 」留言詢問,感謝您支持臺灣商務印書館。
本書為學人江竹虛先生遺著,由《導言》、《編前》、《編年》、《諸家評論》等部分構成。作者從時代背景、社會關係、各期境遇、代表作品及中心思想等方面,對曹植生平事蹟作全面而綜合之闡述,並從其創作實踐中考見漢魏政教、學術之流變,藉以認識曹植在中國文學史上之偉大貢獻。譜主曹植之言行事蹟與生平著作,因年代久遠,多有散亡。作者薈萃群書,鉤沉索隱,辨偽訂訛,多方考證,以憑徵信。如《文選‧洛神賦》李善注,闌入唐人小說短書《感甄記》,致曹植被「感甄」之誣,沉冤千載。作者引胡克家注為李善注辯誣,實為曹植辯誣也。故本書亦屬考據之作。書中《導言》對年譜文體之綜述,可供年譜創作者借鑒。
江竹虛 撰
江竹虛 1901-1975
毓麟,後以字行。江西永新人,早年就讀燕京大學。抗戰前,在東吳、滬江及河南大學任教。1936年獲日本中央大學法學士學位。戰時在四川大學、光華大學及朝陽法學院任教。1943年與郭沫若等主持「日本反戰同盟」,至抗日勝利,獲頒「勝利勛章」。戰後為于右任先生撰寫應酬文稿。1949年後,歷任上海學院中文系教授、上海古典文學出版社及中華書局上海《辭海》編輯所編輯。遺著《五經源流變遷考》、《孔子事蹟考》,在學界享有盛譽。
序言 ○○一
凡例 ○一二
導言 ○○一
一、年譜之意義與功用 ○○一
二、年譜之起源與發展 ○○三
三、年譜之種類與性質 ○○五
四、年譜之一般體例 ○○七
五、本譜編寫之動機 ○○九
六、丁晏舊譜之疏失 ○一三
七、本譜之主要內容 ○二一
八、本譜編纂之經過 ○二六
本傳 ○三一
譜前 ○三四
一、家世 ○三四
二、家庭 ○三七
三、宗族 ○五八
四、姻戚 ○六四
五、師友 ○七四
六、政敵 ○八六
編年 ○九五
一、譜主之誕生 ○九五
二、初平時期凡二年 一○○
【初平三年至四年】
三、興平時期凡二年 一○四
【興平元年至二年】
四、建安時期凡廿四年 一○九
【建安元年至廿四年】
五、黃初時期凡七年 二一一
【延康元年至黃初七年】
六、太和時期凡六年 二六三
【太和元年至六年】
諸家評論 三○五
一、關於譜主品德個性 三○五
二、關於譜主文學天才 三○八
三、關於譜主文學修養 三一二
四、關於譜主創作風格 三一四
五、關於譜主詩文評價 三一八
六、關於譜主作品影響 三二三
七、關於譜主家庭環境 三二六
八、關於譜主社會環境 三二九
參考書目 三三一
後記 三三九
墨磊寧(Thomas S. Mullaney)
張瑞德、馮啟宏
落合淳思
伊恩.克蕭(Ian Kershaw)
布萊恩.蘭德 (Brian Lander)
文浩(Felix Wemheuer)
長谷部史彥 井上周平 四日市康博 井黑忍 松浦史明
周思齊
金英敏(김영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