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
想透過小型商業創業、獨立開業?
想借鑒成功企業的經營視角,提升現有工作?
好奇為何手搖飲店、街頭小酒吧都能穩定獲利?
日本從年營收十億的企業到自由業!
10000家企業都在用的「賺錢撇步」、
人氣專業稅理士親眼見證,首次全面公開──
商‧業‧運‧作‧的‧幕‧後‧真‧相!
【重點介紹】
臺灣有2.2萬家手搖飲店,便利商店13000家!開店已經是年輕人╱中年人最普遍且門檻最低的創業選擇!但是成功率有多少呢?據統計資料分析,在創業第一年就倒閉的機率起碼高達90%。五年存活率約只有1%。
當你得知創業成功的機率如此之低——你會選擇裹足不前,還是把握機會、迎難而上?其實,只要掌握正確的方法、做好萬全準備,就能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突圍而出。本書正是為小型獨立創業者量身打造的行動指南。作者以豐富的實戰經驗,凝練出6大策略、40項銷售祕技,不論是從「如何把握流行趨勢轉化為商機」的起步思維,到開店後的「集客技巧」、「定價心理學」、「成本控管」與「網路行銷操作」等等,一步步帶你打造穩健、長久的品牌根基。有了明確目標與實戰工具,你不只能避開創業地雷,更能穩紮穩打地邁向成功。
「想透過小型商業創業、獨立開業?」
「想借鑒成功企業的經營視角,提升現有工作?」
「好奇為何手搖飲店、街頭小酒吧都能穩定獲利?」
這本書將告訴你開店╱創業成功的所有訣竅和眉角!搭配漫畫和圖解深入剖析大家日常生活範圍內的商業獲利模式!是創業的入門指南,每種商業模式都以易於理解的方式進行了解釋。由見識過無數企業運作的王牌稅務專家,親自解析「獲利機制」!一本濃縮成功祕訣的書籍!
★跨域推薦 (依來函順序刊登)
暢銷財經作家 蕾咪
許繼元 Mr.Market 市場先生/財經作家
ekho EKHO 創辦人 艾兒莎
企業講師、職場作家 謝文憲
菅原由一
一九七五年生於日本三重縣,SMG稅理士事務所代表稅理士。高中時成績敬陪末座,勉強考上專門學校卻中途退學,度過了跌跌撞撞的青春歲月。然而,他決心打破傳統稅理士只處理記帳與申報業務的刻板印象,立志成為「真正支援中小企業經營的稅理士」。
不但憑藉著比他人多三倍的努力,他全心投入稅理士考試,並在二十多歲時成功取得資格。目前,他在東京、名古屋、大阪及三重設立事務所,積極為中小企業提供財務顧問服務。他透過銀行高度評價的獨創財務分析手法,成功將(包括虧損企業在內的)貸款核准率提高至九成五以上,顧問客戶當中獲利(黑字)的企業比例更達八成五,遠超日本全國平均的三成。
至今,他已在全國各地舉辦超過一千場演講與研討會,聽過他演講、參與過研討會的經營者累計超過一萬人,並持續獲得大型企業的邀請。YouTube頻道《脫・稅理士菅原君》(脱・税理士スガワラくん)開設短短一年,訂閱人數即突破三十八萬,並受到電視、專業雜誌、報紙等各大媒體的關注與報導。他秉持「努力與成果成正比!」的座右銘,每日透過YouTube、部落格及SNS分享經營管理相關的實用知識。
最喜歡的食物是天津飯。
張竹芋
東吳大學日文系、文化大學研究所畢業。曾任編輯、撰稿人。
譯稿指教:changikun1980@gmail.com。
【目 次】
1、把流行趨勢與社會變化轉為商機
1-1為什麼珍珠奶茶店會流行起來?
1-2為什麼立飲店的年輕女性顧客比較多?
1-3為什麼便利商店開始賣起日用品?
1-4為什麼拉麵店可以指定麵的硬度?
1-5為什麼精品租賃會流行起來?
1-6為什麼存在價值明確的企業會成功?
1-7 SDGs如何與「經營」產生關聯?
□專欄1稅理士逃兵成為稅理士的原因
2、沒人逛的店變成排隊名店的集客技巧
2-1遠離鬧區的小酒館怎麼賺到錢?
2-2成功企業為什麼在網路廣告上很用心?
2-3為什麼AI時代官方SNS帳號很重要?
2-4人氣店家如何增加回頭客?
2-5衰退中的商店街該如何賺到錢?
2-6為什麼實體商店比網路商店更容易賺到錢?
2-7你們家附近的拉麵店為什麼會變成熱門店?
3、定價之謎──開店成功的關鍵
3-1什麼哈密瓜要賣兩萬日圓?
3-2為什麼旅費在黃金週時會爆漲?
3-3什麼地方會把杯麵賣到四倍的價格?
3-4一千日圓理髮店怎麼樣賺到錢?
3-5為什麼手遊很多都免費?
4、透過提升品牌來控制消費者的心理
4-1為什麼高級壽司店的預約都很滿?
4-2為什麼電視購物的商品都要限量?
4-3為什麼網紅行銷會如此引人注目?
4-4大企業為什麼投入鉅額資金,卻砍電視廣告預算?
4-5手機的合約為什麼複雜到難以理解的程度?
4-6養樂多媽媽如何維繫與顧客之間的關係?
4-7觀光勝地的土產店如何賺到錢?
4-8偶像長得不美不帥居然可以紅?
□專欄2為了可以在稅理士業界生存
5、從成本思考增加利益的撇步
5-1GAFA為什麼一直以來都很重視訂閱服務?
5-2無人販售型態的餃子店怎麼賺錢?
5-3為什麼生意好的咖啡廳餐點menu都很豐富?
5-4小企業為什麼要成為運動選手的贊助者?
5-5如何解決人手不足的問題?
5-6為什麼路邊除毛店愈來愈多?還能維持穩定經營,不受現金週轉影響?
5-7可樂餅一個八十日圓?肉店如何賺到錢?
6、為什麼那家店要開在那裡?
6-1為什麼超商的對面常常是同一系列的另一家超商?
6-2為什麼經營得很辛苦的中小企業要把公司開在房租很貴的地方?
6-3沒那麼好吃的鄉下定食店,為什麼還是生意興隆?
6-4阿宅聚集如何活化了秋葉原的經濟?
6-5為什麼家庭餐廳開得到處都是?
6-6為什麼賺錢的公司還要借錢?
結語
3-1什麼哈密瓜要賣兩萬日圓?
▶當哈密瓜不只是哈密瓜
為了增加利潤,「賣貴一點」很重要。有些人會覺得「說是這樣說,但這很困難」,如果你也覺得很困難,這時,就要學學千疋屋怎麼賣水果。
在超市,哈密瓜一顆大約是在一千日圓到二千日圓左右。但是同樣是哈密瓜,日本歷史悠久的高級水果專賣店千疋屋,一顆要賣兩萬日圓,而且賣得很好。
因為千疋屋的哈密瓜可不只是哈密瓜那麼單純而已,而是用於餽贈的禮品。
買回來自己吃或是與家人一起吃的哈密瓜,買一顆一千日圓到二千日圓左右差不多。但千疋屋的哈密瓜就是買來送禮的等級,與超市買的哈密瓜不一樣。
甜度與外觀都非常出眾,而且從包裝到盒子都非常用心。
彙集以上要素做為贈品,一顆兩萬日圓也不是什麼離譜的價格。當然,能夠理解這個售價的人也很多,所以賣到十倍以上也還是賣得出去的。
▶翻轉銷售
以此為例,若想要自家企業的商品或服務能夠賣到十倍以上的價格,就要翻轉自己的想法,徹底改變銷售戰略。
就銷售客群來看,千疋屋設定的目標客群除了有送禮需求的人外,就是金錢上可以輕鬆負擔一顆兩萬日圓哈密瓜的人。
關於銷售方式,超市講究的是熱鬧、有朝氣的感覺,與最新鮮的農產品。千疋屋的重點則是高級感。
在進貨方面,超市講究的是要找可以便宜進貨的盤商或農家,千疋屋重視的則是要找到品質與產地都有品牌力的商品。也就是說,超商與千疋屋做生意的方式不一樣,瞄準的目標市場也不同。
最重要的是,要把哈密瓜打造成「不只是哈密瓜」的商品。只要能夠找到施力點,提高售價,就可以增加利潤,還能擺脫競爭激烈且必須在價格上進行殊死戰的紅海。
3-2為什麼旅費在黃金週時會爆漲?
▶需求與供給的平衡
可以賣貴一點,就要賣貴一點,這是設定價格時要有的基本概念。
旅費就是一個很好懂的例子。機票或旅館的費用,都會因為季節或是旺季的關係變動。這個機制就是所謂的動態定價(Dynamic Pricing)。不只是旅費,這也適用於熱門運動競賽,或是東京迪士尼樂園的票價等,相關費用就可能循動態定價的模式提高。
動態定價有兩個特徵,其一是當需求高於供給時,價格會變高;當供給多過需求時,價格會變便宜。供求平衡是動態的、不斷變化的,因此,市場想要的價格及業者想賣的價格時常在變動。
就動態定價來說,市場供需平衡的變化是可以預測的,也可藉此評估如何設定機票與住宿費用。譬如旅行時,在連續假日等旺季時必定人山人海;夏季時,涼快的場所人人都想去,像這樣的變化都有規則性。
此外,每年需求變化的模式幾乎都是重複的,所以要預測規則性也就相對簡單許多。在哪個時期,前往哪裡的旅行,售價多少錢,分析過去的資料,就可以找到更有助益於銷售的價格。
而若能夠高度精準地預測容易銷售的價格,企業的利潤也會顯著提升。順帶一提,像這樣重要的供需分析與變化模式預測,都是電腦的拿手好戲。
可預見的是,未來會有更多企業將使用在計算與分析上都表現傑出的AI設定價格,並藉此提升競爭力。
▶賣到有剩與賣到沒剩的對策
動態定價的第二個特徵是:愈早預約愈便宜,愈晚確認愈昂貴。
對企業而言,擴大利潤的關鍵在解決兩個問題:一是避免因為空位與空房而產生業績上的損失,二是避免因為賣得太便宜且賣光了,錯失無法高價售出機會的損失。這個方法就是「早預約享優惠,晚預約就得多花錢」。
讓早點預約的人可以花比較少的錢,這樣的做法能夠確保滿足已經確認旅行計畫的消費者的需求,透過這樣的策略確認一部分的業績,也可以降低賣不完的風險。
另一方面,突然需要出差的商務客總是在出發前一、兩天才預約,在這個狀況下,比起價格,能夠預約到房間更重要,因此企業也可以提高房價,從而產生更好的獲利。
從稅務顧問的角度看,愈是不賺錢的公司,愈是會因削價競爭而陷入赤字。這種案例很多。就像是賠本拋售存貨,很多企業甚至為了要把庫存都清掉,只好花費更多人力、甚至是動用機械(生產設備)完成。
如果能夠基於供需平衡來確立價格,就可以防範出現賠本拋售的情形。當然賣得愈便宜獲利就愈低,但如果考慮到動用人力或機械的固定費用,應在不虧本的前提,提供便宜的價格。
▶最適合限量的商品
動態定價的策略並不適合日用品(衛生紙、牙膏、辦公室用品)這類供需平衡不太會產生變化的類型;但只要是那些供需平衡會產生變化的商品,原則上都可說適用這項策略。
另外,像機票這類座位數量固定的商品,由於供需關係中的供給量是固定的,因此機票售價在屬性與操作上特別適合動態定價策略,且相容性高。
即使是旅遊之外的產業,若是能夠掌握旺季與淡季的變化與循環,就能打造出讓售價隨著銷售情況逐步上升的機制。
而就現狀來說,若人力與機器都已經全力運作,或者雖然商品售罄,獲利卻沒有增加,那麼就要確認是不是賣得太便宜、或者是過早銷售了,如果是具備迫切性的商品或服務,就可以思考是否要提高售價。
相反地,若是庫存過多,而且沒有工作或訂單,導致設備也跟著閒置,就要思考是不是應該提早啟動降價銷售的策略。
3-3什麼地方會把杯麵賣到四倍的價格?
▶換個地方,換個價格
要提高售價,嘗試更換銷售地點條件來調整售價是一個有效的辦法。富士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富士山是日本第一的高山。不只海拔日本第一,甚至物價也是日本第一。
譬如罐裝果汁,如果是一般街邊的自動販賣機,每瓶約一百多日圓,但若在富士山頂買,售價會飆升到五百日圓。平時兩百日圓可以買到的杯裝泡麵,在富士山頂要賣八百日圓。
售價飆升的理由很容易理解,因為商品必須運送到富士山頂,而且店本身必須在富士山頂營業,成本自然會變高。此外,富士山頂當然不可能會有很多店,可說是藍海市場(雖然是山啦),因此不太有價格競爭的問題。
富士山的這個例子中,最重要的是:價格會隨地點或環境改變;即使價格因此而改變,還是會有人願意買單。
我們的腦海中普遍有一種「果汁就是個一百多日圓的東西」的概念,因此廠商也會被「果汁不賣一百多日圓這樣的便宜的話,就會賣不出去」的成見所限制。
但的確,對既有的市場來說,賣個一百多日圓是剛剛好的。
重要的是,找出可以高價賣出的市場,才能大幅提高收益。
▶珍貴的體驗,就算貴也賣得出去
還有一個重點,就是在富士山頂吃杯麵,這種顧客的體驗價值(Customer Experience)可說是無與倫比。所謂的體驗價值,就是顧客獲知這件商品或服務,並透過購入、使用等一連串的過程後所獲得的體驗及它的附加價值。
以杯麵來說,單純的杯麵、不考慮其他特殊狀況,價格差不多就是兩百日圓,但許多人認可在山上吃杯麵只要八百日圓很便宜,所以在富士山頂上,一個杯麵就算賣八百日圓也有人願意買。
從經營的角度看,將原本在街邊小店裡售價一百日圓左右的東西,找到可以賣到兩倍以上價格的獨特場域,然後使用其價值的兩倍,甚至三倍的價格當作售價,附加消費者也可以認同的銷售體驗,是讓利潤倍增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