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潮/書籍簡介
從明治到平成,一百五十年的日本近現代史,
新聞媒體一直扮演搧風點火的角色,
我們該如何從中吸取教訓,避免歷史一再重演!
‧報紙以訛傳訛,導致俄國皇太子遇刺的大津事件?
‧關東大地震時的流言,演變成虐殺朝鮮人的慘劇?
‧警匪槍戰實況轉播,連天皇都緊盯著螢幕觀看?
‧大眾對於末世的恐慌,促成奧姆真理教的誕生?
2019年5月1日,日本正式將年號從「平成」改為「令和」,展開日本的新紀元。回顧明治到平成這一百五十年的歷史,日本從亞洲邊陲的島國,躍升為最先進、繁榮的國家。但是,日本也引發了許多極端事件,例如:關東大地震時虐殺朝鮮人、紙醉金迷的泡沫經濟、犯下毒氣事件的奧姆真理教,我們又該如何理解?
作者井上亮運用身為記者的直覺,揭露日本近代史的真實。在這些讓人匪夷所思的事件中,可以發現政府宣傳、新聞媒體、社會輿論不斷煽動大眾,造成一次又一次群眾狂熱的「浪潮」。
本書並非揭露日本的黑歷史,或是緬懷往昔的美好,而是希望讀者不論美醜,正視歷史的真實。同時,在這個假新聞充斥,輿論帶風向的世代,我們也必須從中思辨,邁向更好的未來!
★被操弄的真實/書籍簡介
從搜尋引擎到社群媒體,演算法篩選成千上萬的資訊,形成了偏見,卻也造就了同溫層。
誰賦予了演算法權力,決定我們看到的一切?工程師、社群平台、意見領袖、普羅大眾?
唯有看透背後的政治運作,才能揭露網路世界的真實!
Facebook、YouTube、Amazon等數位平台已經融入我們的日常,他們使用演算法強大的功能,挑選合宜的資訊,促進便利的生活。但是,也出現質疑的聲浪,認為經過演算法的過濾,反而蒙蔽大眾的視野、造成社會分化、助長不當消息的散播。究竟誰該負起造成這些現象的責任?因此,本書作者泰娜‧布策認為演算法不只是一門計算科學,更是涉及人文社會的跨領域研究。她跳脫程式語言的框架,從臉書動態消息到假新聞的實際案例,探索演算法的具體運用,以及造就的文化形式,透過政治與權力的角度,開創理解演算法的全新視野。
★造假新聞/書籍簡介
本書特色:
1.揭露德國知名記者雷洛提烏斯編造《明鏡周刊》報導的最大醜聞
2.發覺編造不實報導的種種過程
3.探究新聞的事實查核機制
4.反思對記者報導內容的期望
如果我們所獲知的不是真相,什麼才是真相?
關心真相呈現、重視事實還原,不可忽視的事件!
有心於自媒體經營、從事新聞傳媒,必須時時警惕的最好教材!
他是四度獲得德國新聞界最高榮譽的記者、
也是首位獲得美國CNN年度獎的歐洲記者!
這樣一位王牌記者竟會憑空捏造報導內容?
從聯絡、採訪、寫作、刊載,
雷洛提烏斯到底如何一手打造世紀騙局!
梁永煌 《今周刊》發行人
「抱著質疑的態度,才能夠從一般人習以為常的事情中,找到潛藏背後令人震撼的真相」,這是我對自己及同事的共同期許,本書作者透過義無反顧的堅持,告訴我們質疑的重要,也給了我們有如暮鼓晨鐘的提醒。
胡元輝 臺灣事實查核教育基金會董事長
闇黑從來不是犯罪者獨立造就而來!本書不僅讓人對新聞界的醜聞感到震驚,更令人對醜聞得以生成的幕後心生警惕。
管中祥 臺灣公民行動影音紀錄協會理事
這是一位調查記者踢爆另一位調查記者造假的故事,但這不只是故事,除了有抽絲剝繭、扳倒惡意的精彩歷程,也是新聞工作者對理想的堅持與反思。
蔡依橙 陪你看國際新聞創辦人
記者連續做假新聞,你敢揭發嗎?大部分人可能會回答「當然敢」。但如果,你要揭發的是超級成功、連續得獎的知名記者,而且你還跟他共同掛名一篇評價超好的報導呢?又如果,繼續追下去,要冒著被終止工作合約、丟工作、沒收入、身敗名裂的風險,收入本就微薄的你,轉過身去,還有一個家、四個小孩要養呢?你敢揭發他嗎?胡安.莫雷諾敢,這本書,就是他揭發德國《明鏡周刊》的著名記者雷洛提烏斯,報導真實性有問題的故事。
呂昱達 丹尼老師的公民教室創辦人
記者成了小說家?獲獎無數的雷洛提烏斯,竟被同僚踢爆長期「系統性杜撰新聞」,堪稱《明鏡周刊》存亡危機。踢爆者莫雷諾以此書訴說新聞工作者的道德勇氣,更警示被世紀騙局愚弄的社會是如何岌岌可危。
井上亮、泰娜‧布策(Taina Bucher)、胡安.莫雷諾(Juan Moreno)
★狂潮/作者簡介
井上亮
一九六一年生。一九八六年為日本經濟新聞社記者,於東京、大阪的社會部負責警視廳、大阪府警、法務省等新聞事務。現任同社社會部編輯委員(宮內廳擔當)。二六年報導原宮內廳長官的「富田備忘錄」榮獲該年度新聞協會賞。著有:《非常時とジャーナリズム》、《焦土からの再生──戦災復興はいかに成し得たか》、《天皇と葬儀 日本人の死生観》等。
★被操弄的真實/作者簡介
泰娜‧布策(Taina Bucher)
挪威奧斯陸大學(University of Oslo)傳播媒體學系副教授。她的研究聚焦在演算法與社會、政治關懷之間的關係和牽連,以及用戶如何體驗、理解演算法中的權力與政治,並關心臉書的數位架構與平台影響力、社會技術觀點下的演算法等議題。
★造假新聞/作者簡介
胡安.莫雷諾(Juan Moreno)
一九七二年出生於西班牙威爾卡-奧維拉(Huércal-Overa)。二○一九年德國「年度記者獎」得主。畢業於慕尼黑的德國新聞學院(Deutsche Journalistenschule),先後任職於德西公共電視臺(WDR)與南德日報社(Süddeutsche Zeitung)。主要供稿對象為《明鏡周刊》(Der Spiegel),行跡遍布全球,並有多本著作。莫雷諾在《造假新聞》(Tausend Zeilen Lüge)這本書中寫下他如何力抗各方壓力,揭發堪稱德國戰後最大媒體醜聞的雷洛提烏斯新聞造假事件。本書甫出版即登上德國《明鏡周刊》暢銷書排行榜第一名。
許郁文、葉妍伶、羅亞琪、黃慧珍
★狂潮/譯者簡介
許郁文
輔仁大學影像傳播學系畢業。
因對日文有興趣,於東吳日語教育研究所取得碩士學位。
曾擔任日商多媒體編輯、雜誌日文採訪記者,現職為專職譯者。
★被操弄的真實/譯者簡介
葉妍伶
英國愛丁堡大學翻譯碩士。矽谷創業家、Girls inTech臺灣分會會長。譯有《頂尖名校必修的理性談判課》、《能量七密碼》、《壓力更少,成就更多》、《五星級溝通術,你的成功巨浪》等,以及諾拉.羅伯特和史蒂芬.金等多位作家的作品。
羅亞琪
輔仁大學跨文化研究所翻譯學碩士。興趣廣泛,對文字、語言情有獨鍾,譯有《猶太教四千年》、《低碳飲食大革命》、《攀樹人》、《運動健護全書》等。
★造假新聞/譯者簡介
黃慧珍(Magda Huang)
歷任國內外博覽會現場及企業會議口譯員、國際產經新聞編譯。譯有《在沙發上的經濟學》、《食品黑手黨》(合譯)、《為什麼我們最幸福?》、《祈禱,就是接收宇宙能量》等書。聯絡方式:mgdhuang@hotmail.com
★狂潮/名人推薦
專文導讀
徐興慶|中國文化大學校長
蔡亦竹|實踐大學應用日文系助理教授‧作家
好評推薦
黃益中|公民教師‧《思辨》作者
吳媛媛|瑞典達拉那大學講師‧《思辨是我們的義務》作者
胡元輝|中正大學傳播學系教授‧優質新聞發展協會理事長
涂豐恩|「故事StoryStudio」創辦人
★被操弄的真實/名人推薦
各界推薦
「要真正理解演算法的含義,只知道什麼是演算法,或如何使用演算法是不夠的。你需要有深入的邏輯計算能力,對於社會權力有著靈活的哲學思考,以及充足的生活歷練感受。本書作者泰娜‧布策擁有上述所有條件。在本書中,她對演算法給出了清晰且令人大開眼界的解釋,關於演算法系統(好比臉書)如何為社交生活帶來一種全新的技術。」
──塔爾頓‧葛拉斯彼(Tarleton Gillespie),微軟新英格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
好評推薦
洪士灝 國立臺灣大學資訊工程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劉慧雯 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王國禎 國立交通大學資訊工程學系教授
黃哲斌 新聞工作者
「如果這本書證明了友誼是可以計算的,那麼它也證明了學識是不可估量的。看到一名年輕學者真正了解演算法文化對日常生活的衝擊,是多麼讓人喜悅。」
──荷雪‧范迪克(Jose van Dijck),荷蘭烏特勒支大學(Utrecht University)人文學院教授
「這本精彩絕倫的好書幫助我們理解,演算法如何推波助瀾,形塑我們在這個世界的際遇與定向。從臉書動態消息到假新聞,作者泰娜‧布策釐清了最重要的問題,並非『什麼是演算法』,而是演算法『在什麼時候、用什麼發法發揮影響力』。」
──全喜卿(Wendy Hui Kyong Chun),加拿大西門菲沙大學(Simon Fraser University)傳播學院教授
★造假新聞/名人推薦
專文推薦
林育立 駐德記者
真實推薦
王泰俐 國立台灣大學新聞所教授
梁永煌 《今周刊》發行人
胡元輝 臺灣事實查核教育基金會董事長
管中祥 臺灣公民行動影音紀錄協會理事
蔡依橙 陪你看國際新聞創辦人
蔡慶樺 作家
呂昱達 丹尼老師的公民教室創辦人
(依來函順序排列)
媒體好評
「2018年底,揭發雷洛契烏斯造假醜聞的,不是擁有真相查核能力的《明鏡周刊》,而是自由記者莫雷諾。莫雷諾甚至為此賭上了他的職業生命。事實是:我們太晚相信他了。」
──《明鏡周刊》總編輯史岱分‧克魯斯曼(Steffen Klusmann)
發表於《明鏡線上》(Spiegel Online),2019年9月16日
「無論是作為媒體新聞學的事件調查案例,或是對人性操控能力的分析,甚至可以看做是一則新聞界騙子的警世寓言──這樣的一本書即使經過幾年還是值得一讀!」
──記者本哈德‧波克森(Bernhard Pörksen)
發表於《新蘇黎世報》(Neue Zürcher Zeitung),2019年9月17日
「本書內容緊湊又不流於看熱鬧,字裡行間充滿機趣而不自以為是,看似長篇卻不拖泥帶水,紀實卻不枯燥。誠屬佳作!」
──記者拉夫‧威剛德(Ralf Wiegand)
發表於《南德日報》,2019年9月14日
「在假新聞橫行的時代,有批判能力的媒體使用者及所有對『謊言媒體』(Lügenpresse)指指點點的人,都該將本書列為必讀書目。」
──記者馬庫斯‧葛廷(Markus Götting)
發表於《焦點周刊》(Focus),2019年10月5日
「真正令人著迷的犯罪推理小說……讀來緊扣人心。」
──談話性節目主持人馬庫思‧蘭茲(Markus Lanz)
發表於德國國家二台(ZDF),2019年9月19日
「莫雷諾拯救了《明鏡周刊》。明鏡出版社和裡面的編輯簡直該為他立個紀念碑!莫雷諾是個能明辨淺灰、中灰和深灰的真英雄!」
──記者邁克爾‧漢菲爾德(Michael Hanfeld)
發表於《法蘭克福廣訊報》(Frankfurter Allgemeine Zeitung),2019年9月17日
「本書不是控訴。這是一部關於新聞工作的犯罪小說,以及對新聞業現況的深刻反思。莫雷諾的這本書絕對值得一讀!」
──記者克里斯提昂‧邁爾(Christian Meier)
發表於《世界周日報》(Welt am Sonntag),2019年9月15日
bb
★狂潮/目錄
導讀 歷史真相如何解讀/徐興慶
導讀 風向與狂潮──輿論操作的日本近現代史/蔡亦竹
前言 正視「真實」的日本
【明治篇】
摧殘舊事物的暴風雨 明治維新,狙擊文化資產的獠牙
歐化這種狂熱 種族改造正式端上檯面討論
「時間的開化」修改曆法造成的混亂 急於近代化的改革
群情激憤!諾曼頓號事件 深刻體認不平等條約之痛
西鄉生存傳說的狂騷 維新的英雄如同夢幻般的生還
脫亞、從尊敬到蔑視 對沒有及時改革的清國幻滅
可悲的立身出世主義 「透過努力成功」的升學之夢
形塑國民道德 以家族國家、天皇為中心
鬱悶青年投水自盡帶來的衝擊 群起效尤的年輕人
恐俄病與俄探的幻影 敵意催生的「非國民」狩獵
邁向「帝國主義」、第二次維新運動 由上而下的勤勉與節約政策
千里眼與神祕世界的誘惑 戴著科學這張面具的迷信
歷史學被抹殺之日 信奉南朝、掩蓋矛盾
【大正篇】
「新女性」的抗爭 高喊女人不再是附屬品
「今日在帝國劇場、午後在咖啡廳」 於東京都綻放的大眾文化
投身火中的教師 守護天皇照片的沉重壓力
中產階級之夢、郊區的烏托邦 獨創!生活革命誕生
「底層」百姓的救贖 棄弱者於不顧的近代
關東大地震的人間煉獄 流言讓市民陡變凶徒
【昭和篇】
引爆日中衝突的導火線 敵意、憎恨主導輿論的風向
軍國女性的「死別」 戰地男兒肩上的重擔
愛國的武器捐獻運動 思念士兵之心化為戰鬥機
為了國家,「努力繁殖」、「努力生育吧」 增產報國的優生政策
一九四○年,亡國之前的狂舞 「神國」與「德意志」熱潮
鄰組「蜘蛛網社會」 監視、統制每寸角落的網子
十二月八日的「晴空」 珍珠港大勝利,全日本陷入狂熱
被拋棄的「戰勝組」 減少「人口」的移民政策
擁抱麥克阿瑟 過度崇拜「解放者」
國語的民主化指令 「全面廢除漢字、改用羅馬字拼音」
「金蛋」之下的眼淚 廉價的年輕勞動力
全體勞工的挽歌 三池工會鬥爭至上的誤算
奧林匹克運動會的東京改造 整頓原本貧弱的都市基礎建設
走向未來都市的「民族大遷徙」 參觀、排隊、大阪萬博
自由!婦女解放運動 「女強人」告發父權社會
「一億人一同觀戰」淺間山莊的槍戰現場 影像的力量改變新聞報導
【平成篇】
波斯灣危機引發「意料之外」的迷航 被美國強索的「金錢與汗水」
泡沫經濟過後的廢墟 狂亂、陶醉中突然的「戰敗」
飽食時代的白米騷動 國產米搶購恐慌
帶來希望的志工 於阪神大地震蘊育的牽絆
奧姆真理教與末日症候群 渴望被救贖的結果,造就異端般的信仰
伊拉克人質事件與自己責任論 檢討被害者的「社會」
〈狂潮中角色最吃重的演員 近現代的媒體〉
報紙是「思想戰兵器」 追求利潤、惟恐天下不亂
後記
★被操弄的真實/目錄
推薦序 由政治與權力的角度看演算法/洪士灝
謝詞
一、緒論:經過程式設計的社會性
二、演算法的多樣性
三、既不黑,也不是箱子:理解或不去理解演算法
四、生活至上:當工程學參與其中
五、情意地景:日常生活中接觸的演算法
六、設計過的新聞:當演算法變得至關緊要
七、結語:演算法的生活
注釋
參考書目
★造假新聞/目錄
目錄
騙局的梗概
山巔上的獨自攻頂者
前 言
所有問題的解答
第 1 章
虛實的取捨
如何才能算是真正的記者?
第 2 章
事件的開端
兩個記者與一篇報導
第 3 章
改變一切的文章
〈獵人的邊境〉
第 4 章
登場時刻
真相和謊言的界線
第 5 章
「一開始我們什麼都不信」
處理真相的方法
第 6 章
「忠厚老實的克拉斯」
雷洛提烏斯的造假手法
第 7 章
關於我的背景
吹哨者莫雷諾的二三事
第 8 章
重重疑點的調查與披露
誰說的是真話?
第 9 章
顛倒是非的說詞
來自雷洛提烏斯的完美謊言
第 10 章
調查中的光怪陸離
謊言的編造技巧
第 11 章
早現端倪的說謊者
受害者策略的欺騙手法
第 12 章
終局之戰
破解雷洛提烏斯的造假手法
第 13 章
新聞業的變化
造假事件的後續影響
第 14 章
《明鏡周刊》為何會錯失真相?
媒體人的道德與自律
第 15 章
報導者的心態與責任
雷洛提烏斯造假事件對報導文學的影響
第 16 章
造假事件帶來的危機與轉機
感謝
版權來源
★狂潮/試閱內容
奧姆真理教與末日症候群
渴望被救贖的結果,造就異端般的信仰
戰後五十年的一九九五年(平成七年)本該是值得紀念的一年,卻成為人人記憶中特殊的一年。前所未有的阪神大地震發生後,接踵而來的是三月二十日,奧姆真理教在東京發動空前絕後的地下鐵沙林毒氣恐怖攻擊。奧姆真理教曾犯下多起恐怖事件,例如一九九四年六月發生的松本沙林毒氣事件就是其中之一。讓他們走火入魔,犯下殘暴惡行的是人類即將滅亡的末日之說與將自己當成是救世主的幻想。
厭世思想與「大預言」浸透年輕族群
原本是奧姆真理教幹部,後來被判處死刑的早川紀代秀在一九七五年(昭和五十年)修完研究所碩士課程後,便進入大型總承包商服務,也從這個時候開始閱讀科幻小說,得知諾斯特拉達姆斯大預言的存在。
早川紀代秀提到當「一九九九年該不會真的爆發末日之戰(Armageddon)吧?」的疑問在心底萌芽,「『繼續這樣工作下去可以嗎?』的不安就在心底留下陰影」(早川紀代秀、川村邦光《對我來說,奧姆真理教究竟是什麼》[私にとってオウムとは何だったのか])。
為了進一步探索精神世界,而遍尋冥想、瑜珈相關書籍的早川,在一九八六年(昭和六十一年)二月遇到奧姆真理教教主麻原彰晃(本名松本智津夫)所寫的書,進而參加集中講座,在那裡聽到麻原的講道後,深深受到衝擊。
「末日之戰終將爆發,從一九九九年開始,二○○一年至二○○三年的這段期間會出現核武器的戰爭,我們必須想辦法阻止一切,我希望你們能助我一臂之力」。
甚為感動的早川在心中立誓「我一定要從旁協助,阻止末日之戰發生」(前引《對我來說,奧姆真理教究竟是什麼》)。
前信眾提到入教的理由時,一定會提到「諾斯特拉達姆斯」與「末日之戰」這兩個關鍵字。
「我深信我是被選中之人。(省略)只有被選中的靈魂才能倖存。(省略)諾斯特拉達姆斯大預言透露著相同的主張。」
「大戰在即,信奧姆得存活。」
軼事 近代之後的三次宗教熱潮
日本近代化之後,曾出現三次宗教熱潮。第一次是在幕末至明治時期,被譽為「幕末三大新宗教」的天理教、金光教與黑住教,第二次是在太平洋戰爭戰敗之後,勢力不斷延伸的創價學會、立正佼成會與生長之家,第三次則是一九七○至八○年代的奧姆真理教、真光系教團、阿含宗、幸福的科學這類「新.新宗教」。
「(熱潮是)基本價值觀以及社會產生大幅變動的時期」、「信奉新.新宗教的動機來自現代人內心的不安」(前引《戰後民主主義與人權的現在》)。
★被操弄的真實/試閱內容
罪惡關聯
「朋友」在社會學裡指自願形成的關係,可以提供各種情緒與社交功能,但「朋友」在平台的觀點裡是價值寶貴的數據載具,可以廣泛運用。網路媒體的一項核心原則就是點(用戶、企業、目標)能夠衍生多少資訊,邊(連結)就可以衍生出多少資訊。這表示用戶不只在填寫個人資料、按讚、留言的時候,提供關於他們自己的資訊;他們這麼做的時候也自然地告訴了平台他們在和哪些人事物互動。如果用戶的個人資料少了部分數據,或這個用戶沒有如平台的意積極互動,那麼要擷取更多用戶資訊的方式,就是透過他和其他人的連結。從平台的觀點來看,朋友就是資訊傳輸業裡的商品。當你檢視臉書描述廣告相關技術的專利文件時,這點就特別明確了。例如,若特定會員的個人資訊不足,平台會根據他的朋友屬性特製廣告。臉書稱這是「罪惡關聯」(Kendall & Zhou, 2010: 2)。這份專利文件的作者群說他們「相信古老的格言」,不過「罪惡」這個字還值得商榷。罪惡會引發責任、自治、當責等觀念。誰或什麼要為臉書上顯示的內容負責?誰應該要承擔責任?要理解用戶自己的行動,如何決定了他們在線上看到的內容比較容易,要接受用戶也決定了朋友看到什麼內容就比較難理解。臉書借用罪惡關聯的概念,暗示用戶成為了「共謀」,影響朋友看到的廣告,這似乎很有問題。現在大家都曉得用戶即產品,不是指媒體平台在買賣用戶,而是說用戶被平台用來推銷內容和產品──往往用戶還不知情──但這程度在演算法媒體的年代前所未見。如果友誼的古典意涵帶有政治意味,因為兄弟情誼的觀念透露出經過性別建構的階級(Derrida, 2005),那麼演算法的政治就暗示了另一種不同的階級──什麼「最好」、「最熱門」、「最夯」、「最相關」和「最多人感興趣」。
當我們在檢視演算法人生的輪廓與現狀時,我們必須要理解到演算法媒體形塑社會性的機制裡,政治和權力有深刻的糾結。本書不只要強調演算法今日在多數線上媒體平台裡,扮演核心的支配角色,也要呈現演算法如何持續地喚起並牽連著用戶、文化、實踐、擁有權、道德、虛構世界和影響。這表示討論演算法就是要問:用戶什麼時候、以什麼方式介入了演算法邏輯的開發與維護?還要問治理的相關問題:誰擁有數據?使用數據的目的是什麼?朋友對廣告商來說很有價值,演算法似乎降低了人們的自主性與意向性,因為演算法把用戶所做的一切都轉化為潛在的數據點,供廣告投放與動態消息內容來操作。這就是網路邏輯,用戶逃不掉。對新自由主義來說,「友誼不利於資本,因此就和其他一切一樣,受到了攻擊」(Cutterham, 2013: 41)。不但如此,如梅麗莎‧葛瑞格(Melissa Gregg)所稱,「『友誼』就是勞動,涉及了持續關注和培養,報酬包括了身分地位的提升與更多機會」(2007: 5)。如朗盧瓦和埃爾默(Langlois and Elmer)指出「社群媒體試圖要在人生挖礦」(2013: 4)。也就是說,社群媒體平台「不只是把用戶的注意力賣給廣告商:他們其實會協助找出最佳策略來充分駕馭用戶的注意力」(Langlois & Elmer, 2013: 4)。要達到這個目的,演算法就是鑰匙。如果我們想要理解權力和政治被當代媒體建構的方式,我們必須更仔細地看資訊、文化與社交生活被處理、被理解的方式。這就是本書的目標。
檢視演算法媒體和人生逐漸被演算法處理所影響的方式,代表我們要認同演算法不是靜態的物品,而是會演化、產生關係的動態流程,就扣在複雜的行動者組合裡,這其中有人類和非人類。經過程式設計的社會性,代表著社交關係(如友誼)不只是會被移到臉書這樣的平台上,還會從根本基礎轉導成另一個型態。特定的領域範圍因為一直接觸其他東西,而持續經歷變化或個體化,這個流程就可稱為轉導(Mackenzie, 2002; Simondon, 1992)。轉導不是要維持對友誼的興趣,與相關的字彙「技術性」可協助說明友誼等領域,如何因為社會物質的糾纏而誕生。利用臉書來進入社群網絡,就轉導或調整了一個人和朋友連結的形態。使用臉書的時候,友誼的技術性就會以用戶與演算法的結合呈現(如「你可能認識的朋友」這個功能)、或經過編碼的物品(如共享的影片)、和基礎建設(如協議和網路)。基欽和道奇(Kitchin and Dodge)指出:「影響改變的力量不是定數,而是根據關係而定且具有散播能力,是程式和人們結合的產物」(2005: 178)。轉導和技術性是很好用的分析裝置,可說明經過程式設計的社會性,因為他們點明了軟體有能力可以產生並舉例說明友誼的樣態,尤其是在操作的環境下。科技的生產力,透過技術性的概念呈現,不會是單獨或單向的力量。演算法和軟體在這個觀點裡,不會以絕對或明確的定義決定友誼是什麼。技術性可以有效地強調演算法是實體,打從根本和人們的作為與互動掛勾,才能在第一時間實踐和發展。採取這個觀點能讓我們把友誼,和其他經過程式設計的社會性,視為新興的社會物質成就。
回到本章一開始的那個十一月雨天:到底什麼類別被用來決定我和我朋友的動態消息上,會出現哪些廣告內容?這問題仍持續存在。是因為我點擊內容的行為嗎?我的年紀和性別嗎?我喜歡過的粉絲專頁嗎?是造訪過的網站所建立的檔案,所儲存的瀏覽資訊嗎?是我為我媽媽挑選禮物的網路設計精品店留下了資訊嗎?是我朋友點擊內容的行為嗎?是我朋友的朋友嗎?以上皆是或以上皆非嗎?不管原因到底是什麼,線上空間永遠都經過電腦根據特定的假設、常規和價值進行運算。雖然我們不知道也沒有辦法知道,我們的數據究竟如何被演算法處理,然後形塑了我們線上的體驗,從批判的觀點來看社會科技系統,搭配我們個人和演算法互動的遭遇與經驗,形成了人我連結與社會性,可以幫助我們看清楚「分類是個很強效的語義與政治干預」(Gillespie, 2014:171)。單從我動態消息裡出現的內容和廣告來判斷,我被當作是一個有小孩、過重且單身的人──這都不正確,至少目前不正確。臉書和程式設計過的友誼提供了有用的切入點,讓我們來看資訊如何在網路上被治理和組織,對演算法的權力與政治的理解,不能簡化到一個社群媒體平台。本書會呈現我們如何在被演算法調節後認識其他人、這個世界和我們自己,這是複雜的社會物質實踐的結果,超越了程式指令。臉書和經過程式設計的社會性,只是演算法安排後帶來新可能性、新實相和新干預的方式之一,還有很多其他方式。
到目前,我希望已經灌輸讀者足夠的好奇心,讓你想要和我一起前往接下來的章節,探究當代媒體局勢裡演算法的權力與政治。本書的目標是希望讀者不要變成演算法判斷的標的,而是為了自己站到高點去批評判斷演算法的運作方式。
★造假新聞/試閱內容
騙局的梗概
山巔上的獨自攻頂者
「每每完成一次報導工作再回頭看時,感覺好像一切都很簡單又順利。就像那個故事當初是整整齊齊地打包好了,還繫上一個精美的蝴蝶結才送到你面前一樣。實際上並非如此。關於這部分,我想說明一下,當人真的身在其中時,到底是什麼樣的感受。(⋯⋯)那種感覺像是突然間一切都出現問題,而且我的職業生涯隨時都可能瓦解。」
──美國記者羅南.法羅(Ronan Farrow)。因為他的調查報導,全球各地開始出現反對性侵害的#MeToo( #我也是)運動。二○一八年十二月三日,「德國記者獎」( Deutschen Reporterpreis)頒獎典禮上的致詞
那天他一點也不慌亂,即使已經有那麼多證據浮上檯面。那是二晚上,再過幾個小時,他將迎來職業生涯中最榮耀的時刻。到時,整個德國新聞界○一八年十二月三會再次為他的成就喝采!這是他第四次獲得記者獎表揚,五年內四次獲得這個大獎,真是新聞界前所未有的成就!不過,比這個紀錄更讓我感到不可思議的是,德國新聞界最大的騙子──克拉斯.雷洛提烏斯(Claas Relotius)當天泰然自若的表現。
當天和他同行的同事表示,那晚他只是看起來比平時稍微嚴肅了一點,偶爾若有所思的樣子。至於慌亂不安?喔,不,肯定沒有!我反覆看過當天的錄影。確實如此。雷洛提烏斯看起來非常正常,甚至可以說心情還不錯。那些畫面我看越多次,就越覺得不真實。因為就在二○一八年十二月三日,頒獎典禮上拍到那些畫面不久前,他剛收到以下的電子郵件:
嗨,克拉斯,
我想了解一下,你明明沒來採訪過亞利桑那邊境巡查隊(Arizona Border Recon,縮寫:AZBR),怎麼有辦法寫出關於我們的報導?我只是覺得奇怪,記者竟然不用親身走訪調查就可以寫完一整個劇本。
珍(Jan) , 「亞利桑那邊境巡查隊」代表
我只能這樣理解:過去應該已經遇過太多類似的窘境了,太多謊言已經讓他的人生像是被炸彈包圍一樣。身在其中,如果不是被炸得粉身碎骨,就要隨著時間的磨練,成為能及時拆解這些爆破陷阱的專家。也就是,無論一開始的情況多不利,他都能隨時提出令人信服的說詞、不斷為自己找到開脫的方法。其實,雷洛提烏斯有好幾次都差點露出破綻。他所屬部門的同事個個都是非常傑出的記者,而這些記者的工作不外乎和人接觸,對人提出批判性的問題,並把訪談對象的看法與觀點記錄下來。雷洛提烏斯雖然身處一群對自己的工作內容隨時抱持懷疑態度的人之中,多年來他仍能輕鬆地優游其中。
我可以想像,他這段期間應該就像個獨自攀岩的人一樣:沒帶任何安全裝備就爬上峭壁,不時將手伸到背上的粉袋抓止滑粉,賣弄自身有限的技能。這些人必須承受一般人無法忍受的壓力,還要習慣於只要出錯就足以摧毀前面所有努力的想法,同時還要有必勝的決心。總之,就是有著赴死般的鎮定。所以他們遇到危險時,就能表現得既冷靜又理性。他們可以精準、果斷又巧妙地掌控恐懼的情緒,直到重新主導自己的瘋狂行徑。對我這個局外人、旁觀者來說,獨自攻頂者的這些冷靜表現,會讓我極度不安。光是想到有些事情的發展無法掌控,這份焦慮就足以讓我什麼事也做不了。如果是我,應該已經心慌到不知所措了吧!雷洛提烏斯身為記者寫出的每篇造假報導,都要冒著極大風險,而且必須一次又一次面對隨時可能失去一切的壓力。這樣持續將近十年,也算得上是不可思議的成就了。
二○一八年十二月,那時的雷洛提烏斯或許早已習慣這樣的壓力。在我看來,十二月三日的電子郵件就像會遲早引爆的炸彈,但在他眼中大概不是這麼回事。他已經太常見識到如臨深淵的恐怖感受。對他來說,那不過就是一堆電子郵件中又多出一封,如此而已,反正所有類似的電子郵件起初看起來都像是「一定會」爆發的災難,最後都沒對他造成任何影響。這就是雷洛提烏斯的峭壁,反正規則是他定的。
在過去幾年來,雷洛提烏斯被許多人指認出各種謊言、捏造和行騙的事跡,為此他收到無數讀者來信,接到許多抗議電話和電子郵件,內容都在指責他所犯的錯誤,而且都是罪證確鑿。這些來函或來電中的指控,每一項都可能扼殺他的職業生涯,甚至對他的名聲造成永久性的傷害。每一項都是對他迄今為止的人生,對他在新聞界給人年輕有為、形象清新等印象的攻擊,但是他每次都能全身而退,無論那些危機有多麼嚴重,雷洛提烏斯最終總有辦法擺脫所有的控訴和非難。
如此想來,十二月三日那天,雷洛提烏斯很可能自問:「既然以前都沒問題了,這次
的情況哪還能有什麼不一樣的發展?」
雷洛提烏斯在十二月三日上午接到的電子郵件發件人是珍.菲爾德斯(Jan Fields) 。她是美國南方武裝民兵組織「亞利桑那邊境巡查隊」的發言人。這個組織以不支薪的自發性行動巡守美國邊境,目的是防範非法移民和毒品走私。就政治層面而言,大可把他們想成類似德國極右派「另類選擇黨 」(AfD)穿著迷彩裝、稍有武力裝備的地方組織。這類組織努力把自己武裝起來,骨子裡甚至還有些渴望戰爭發生。亞利桑那邊境巡查隊的編制規模並不大,主要就是兩個人。發起組成這支巡查隊的提姆.佛利(Tim Foley)是狂熱的川普(Donald Trump)支持者,過去曾經是木造建築的工匠。直到十年前,因為全球金融危機的衝擊,不得不賣掉自己的三輛哈雷重機,往南搬到美墨邊境的亞利桑那州。當時他花了一萬美元拍宣傳片,還認識了現在的女友菲爾德斯。菲爾德斯主要負責巡查隊組織事務上的行政工作。她不喜歡和記者打交道,這點和佛利很不同。
偶爾有訪客加入這個兩人組織,都是一些堪稱美國人民守護者的人,大都是一些態度堅定、有正義感的男性,而且幾乎都會帶著自己珍藏的武器前來。為了協防美國邊境,這些人一年中大概會來這裡待上一到兩個星期。佛利在山腳下組建了臨時指揮中心,臨時隊員在逗留期間就住在那裡,並負責以望遠鏡隨時監測亞利桑那沙漠中的動靜。過程中,這些人可以盡情享受作為「愛國人士」的感受:這段期間,他們不再只是對著電視螢幕飆罵,而是真真實實為捍衛美國行動。平時這些臨時隊員如果不是待在指揮中心,就是在輕型卡車上巡邏邊境,眾人還會常為到底誰駕駛車輛吵架。至於他們防守的對象是誰,很多時候定義並不是那麼具體:到底是美國的敵人,還是他們各自的心魔?或許兩者都有吧!
佛利和菲爾德斯也為物流公司提供有償的臨時邊境護衛服務。他們除了利用裝設在樹上和灌木叢中的野外攝影機進行監控外,還提供無線電對講機和餐飲上的服務。基本上,亞利桑那邊境巡查隊就是一個服務公司。服務內容結合了「白人至上」的巡查活動,和防止拉丁美洲偷渡客以及組織型犯罪入侵的浪漫想像,就某個層面而言,亞利桑那邊境巡查隊可以說是為美國的右翼激進分子提供了政治正確的度假機會。
不過,一年十二個月裡面,大概有十個月不會有訪客來。在這些沒有訪客的月份中,佛利和菲爾德斯的主要收入來源就靠前來採訪的記者。一般人大概無法想像,世界各地對於武裝美國右翼激進分子的相關報導有多大的興趣。然而佛利和菲爾德斯從中嗅到了商機。他們雖然沉迷於右派思維,卻一點也不笨。尤其自從川普當選美國總統以來,這類特殊的採訪需求更是有增無減。但是,真正激進的團體不只視政府組織為敵人,也對新聞媒體抱持不友善的態度,因此多半不願意接受訪問。這可讓需要進行相關報導的記者遇上難題了:他們明知有這類團體和組織,卻無法為讀者和觀眾做相關報導。在這種時候,佛利和菲爾德斯兩人總是非常樂意提供協助:他們可以配合演出,內容包含展示AK步槍、手榴彈,或激憤地說一些像是「如果激進分子的意思是不枯坐在沙發上冷眼看著這個國家走向崩壞。沒錯!那我就是激進分子!」之類的話。
進行一次這樣的採訪要付出兩百美元的代價。如果帶著攝影師同行或有其他特殊要求,價格就會相對提高。亞利桑那邊境巡查隊是美國最有名氣的民兵組織。佛利和菲爾德斯為巡查隊架設官方網站。不只已經有許多新聞報導,電視和廣播節目也都報導過這個巡查隊,甚至還有一部關於這個組織的紀錄片曾經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提名。
雷洛提烏斯曾經在二○一八年十月二十八日嘗試聯絡佛利。當時他自我介紹是歐洲最大新聞雜誌《明鏡周刊》(Spiegel)的記者,因身負「重要任務」,想了解亞利桑那邊境巡查隊,並表示每天都有很多人試著以非法方式進入美國境內,因此「我有興趣多了解那些阻止偷渡客的人」。與其他嘗試聯絡佛利和菲爾德斯的記者一樣,雷洛提烏斯一開始只是收到一個制式的自動回函,內文中說道由於巡查隊的經營自負盈虧,因此採訪須要收取費用,若能接受付費採訪條件,後續才能安排時間,雷洛提烏斯當時對此並未做出任何回應。
過了大約五個星期,一篇報導的發表惹怒了菲爾德斯。據說,她氣到想要立刻買機票飛到德國,只為了直接往雷洛提烏斯「臉上吐口水」 。因為她從未見過雷洛提烏斯,但雷洛提烏斯卻寫了一篇關於他們巡查隊的報導。該報導標題為〈獵人的邊境〉 (JaegersGrenze ),發表於二○一八年十一月十七日發行的《明鏡周刊》中。菲爾德斯無法理解,雷洛提烏斯從來沒有出現過,怎麼敢寫出那篇報導。
對此,雷洛提烏斯很快做出答覆,只是內容非常簡短,回覆的時間是二○一八年十二月三日上午。
嗨,珍!
妳怎麼認為我會去呢?
祝好
克拉斯
十個小時後,也就是二○一八年十二月三日傍晚。總理府旁的堤琵劇院(das Theater Tipi am Kanzleramt )內坐了約四百位受邀來賓。堤琵劇院所在的柏林市區,周圍都是一些重要的政府機關,即將在堤琵劇院舉行的是德國最重要的記者獎頒獎典禮,而且有不少人認為對記者而言能得到這個獎,就是贏得德國境內所有相關獎項中的最高榮譽,特別是這個記者獎不受任何雜誌、平面新聞媒體、政府部門或任何產業公會的贊助。
這個記者獎是一個由新聞從業人員為線上的新聞工作者所設的獎項,這種特殊形式本身就是很好的自我行銷,也更凸顯了這個獎項的地位。首先,會由一百多位評審進行初審,第一階段的評審都是業內專家,每個人都要看過上千篇參選作品。初審後的作品再交給近四十位主審。這些主審包含總編輯、各類編輯部門的主編、明星記者,和業界的頂尖知名人士,最後由這些主審決定出各類別年度最佳報導的記者名單。這個記者獎在業內被看重的程度,會讓實質的獎金獎勵顯得微不足道,所有記者都想得到這個獎的肯定,甚至有許多人是在獲得這個記者獎後,才算真正進入新聞界。
★狂潮/序文
「綜觀歷史,美國未曾保有純潔。」
這是以美國現代史為材,被稱為暗黑小說界「狂犬」的詹姆士.艾洛伊在其粉碎甘迺迪神話一書的《美國小報》(American Tabloid)開頭寫下的一句當頭棒喝。
將這宛如匕首的一節裡的「美國」換成「日本的近代」,甚至換成更為通俗的「國家」、「民粹主義」、「大義」的詞彙也無不可。艾洛伊如此提到:
「我們早在移民船的船艙內喪失了純潔,也未曾因此後悔。美國的墮落難以歸咎於特定的事件或狀況,因為曾未擁有的東西,自然無法失去。」
當主詞置換成日本,「移民船」就可置換成「近代化」,也可代入「世界強國化」、「經濟成長」這類字眼。
我不打算假扮艾洛伊的口吻,介紹日本近代的黑暗史,因為除了日本,凡是國家或民族,其歷史必然同時存在「聖潔的神話」與「骯髒的黑暗」,人類的一切活動或人類社會亦然。
歷史從不單純,無法被一刀劃分成「仰望坂上之雲的清美時代」與「由愚味的領導者掀起有勇無謀的戰爭,導致國家幾近滅亡的時代」,如此天真的歷史觀只是為了讓高中生得以畢業所實施的歷史教育。
明治維新後的急速近代化、從太平洋戰爭戰敗後的一片焦土轉生的經濟發展──日本這個國家以及民族的力量的確令人驚豔,也值得讚揚,但是櫻花滿開的樹腳下,埋著遍地屍骸也是不容忽視的事實。
若是為了找出現代、未來的方向而學習歷史,絕不能忘記上述的事實,只將眼光放在神話故事或佳話美談,只能見到歷史的半面,跟著東南西北只能指示半面方向的羅盤肯定會迷航或遭遇海難。
必須注意的是,雙手越是骯髒的人,越需要偽裝聖潔的面具與美麗的神話。陷入戰爭的昭和年代,專為美化過去的復古主義便異樣的興盛。回顧日本的近代史,復古主義即使對國家、國民無害,卻也幾乎沒有帶來益處的例子。
現代的日本長期陷入少子高齡化的問題,愈來愈常見的非正式雇用也讓年輕勞工對未來充滿不安,加上因歷史問題而與鄰近諸國互相傾軋,或是代表仇恨言論的民粹主義,都讓現在的日本被稱為閉塞的時代。
過去日本曾有多段被稱為「閉塞」的時期,每一次都因為不願面對「不合理的真實」,導致美化過去的復古主義捲土重來。我們都必須對一味宣揚「過去是如何美好」的人存疑。活在現代的我們能看清「現有的不合理」,所以一旦有人告訴我們,過去有多麼美好,當然會心生嚮往,只是若不夠冷靜、不夠仔細地回顧歷史,恐怕將犯下大錯。
「在過去那個時代,人人都互相幫助,處處都充滿人情味,相較於現在……」,只以電影或電視劇形塑的這類假象判斷,那就太危險了。一步一腳印地考證史料,就會發現近代的日本人雖然迂迴前進,卻也一步步地往前邁進。
綜合比較日本近代史的各時期之後,不難明白現代的確比過去「還美好」。若是只為懷舊而覺得「過去真是美好」或許還值得容忍,但是若以這種說法否定現代社會,豈不是對前人戮力從事的改良與改革太過失禮了嗎?
人類歷史發展至今總是清不離濁,濁而能清,令人稱頌的成功經驗(日俄戰爭的勝利與高度經濟成長)反成後世的絆腳石(二次世界大戰戰敗與泡沫經濟之後失落的二十年),我們也該牢記醜惡的失敗亦是有益的教訓。
後續介紹的日本近代故事,盡是歷史的「黑暗面」,我一點都不打算以譁眾取寵的方式自虐,也不打算故意扮黑臉,因為懂得美醜兼容、直視真實的「自畫像」才是成熟的大人,才是真正的國家。若只想看到「美麗的日本」,恐怕得高掛彼得潘(永遠長不大的少年)國
家的招牌吧。
書中採訪對象的職稱僅於二○一三年至二○一四年上半年期間正確,已亡故的歷史人物不論時代為何,皆省略敬稱。
★被操弄的真實/序文
推薦序 由政治與權力的角度看演算法
洪士灝 國立臺灣大學資訊工程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身為資訊工程系的教授,我對於演算法不會陌生,但多半是從科技和應用的角度去看待之──解決這個問題要用哪個演算法?哪個演算法比較快?用什麼平台來實作選定的演算法比較好?乃至於估計做出來的產品服務會不會賺錢?這或許也是現今許多資訊專業工作者的日常,也是在本書中提及的臉書(Facebook)、Google、推特(Twitter)等科技巨擘中擔任要角的資訊工程師所念茲在茲的,但在與其他科技公司賽跑,以及和人工智慧競爭合作中度過極其忙碌的人生時,我們曾幾何時關注過我們資訊專業工作者在過去半世紀所創造出來的產品對人們和後世的影響?如果有心關注的話,該從哪個角度去看?
身為擁有4,972位朋友、被23,074人追蹤的長期臉書使用者,我能深深地理解本書所提及的「被操弄的真實」──能夠與想要操弄社群網路時代的真實的,不僅僅是幕後設計演算法的工程師、運用演算法的藏鏡人,還包括愈來愈倚賴社群媒體的新聞從業人員、試圖逆推演算法來優化媒體表現的社群關鍵意見領袖(Key Opinion Leader,KOL,常被稱為網紅),乃至於被席捲進來的單位機構和普羅大眾,往往各有各的算計、思考著因應之道。社群媒體充斥於我們大多數人的生活已經是個常態,也在演算法的推波助瀾之下產生許多同溫層現象,但絕大部分的人對於演算法則是一無所知,或是毫無招架之力,該如何是好?
本書原著發表於二○一八年,在人們開始體會到社群媒體帶來了頗嚴重的深層問題,但眾說紛紜、無力面對的同時,作者已經從政治與權力的角度去深入詮釋社群媒體和演算法對文化的影響,相當地發人深省。作者多次引用傅柯(Foucault)對於權力的論述來探討社群媒體時代的權力關係,企圖理解理解演算法如何發揮力量,以及如何確保其可被問責。演算法雖然無法決定人們的行為方式,但會塑造一個環境,將某些主題定位得更真實,並可供我們使用,而如此的「定向」則影響著我們與周遭世界的融合,因此我們該如何劃下界線,讓各種操弄演算法的人或事為其結果負責?
就在寫這篇序文的同時,包括臉書、推特、YouTube在內的多家主流社群媒體,決定關停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的帳號,正好可作為閱讀本書之後極佳的案例探討。川普經常運用社群媒體發聲,以此掌握政治與權力的制高點,而多數社群媒體基於對自身有利的演算法,配合著川普的政治宣傳,究竟對自譽為民主表率的美國政治社會造成了多大的影響?就在川普最需要社群媒體來傳訊給支持群眾的此時此刻,社群媒體對川普的停權,也充分展現了幕後藏鏡人操弄政治的極大權力,究竟他們是如何劃下界線的?誰又該對上述的現象負責?
話說國內不久之前的「韓流」,也引起許多國人對於社群媒體的討論。由各種藏鏡人支持營運、立場不同的新聞與社群媒體,的確是影響國內複雜的政治生態的關鍵力量。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從許多的案例中,我們看到藉由媒體操弄真實的人,終究也被在媒體的操弄之下退去了光環,而人們在這些大規模的實際案例中,究竟學到了什麼?
我衷心地盼望,新一代的資訊學者能夠更關心社會議題,而關切政治、經濟、社會、文化、教育等議題的人們也能多了解一下演算法與資訊科技,持續透過跨領域的探討來進一步理解和回應上述的議題。在這個從社群媒體演化出數位分身(Digital Twin)充斥的新時代,計算思維(Computational Thinking)是非常重要的素養,在實體或虛擬的真實被許多演算法刻意或無意、直接或間接操弄的情況下,人們要如何經營和照護在實體和虛擬世界的真實自我?我沒有辦法給一個標準答案,但我自己希望透過個人在社群媒體上的分享和觀察持續進行思辨,幫自己尋求答案、構築真實。
★造假新聞/序文
推薦序 讓記者坐立難安的一本書
駐德記者 林育立
走進《明鏡周刊》漢堡總部的大廳,馬上可看到米黃色大理石牆上寫著幾個斗大的字:「是什麼就說出來。」(Sagen, was ist.)這是創辦人奧格史坦因(Rudolf Augstein)對每一位《明鏡》記者的叮嚀:只要是事實真相,就不要怕寫下來。
《明鏡》在德國以嚴謹的分析和尖銳的批判聞名,每到週末出刊,政治人物就爭睹為快,深怕自己名字出現在上面。在這個假新聞氾濫和公眾人物說謊成性的時代,像《明鏡》這樣勇於揭弊和追求真相的媒體的確難能可貴,在歐洲新聞圈享有極高的聲譽。
不過,這家德國最具公信力的媒體卻在二○一八年底出了大紕漏,一名年輕記者成功騙過編輯的層層把關,造假多年後才被另一名同事踢爆,本書紀錄的就是這個揭露的過程。
作者莫雷諾是定期為《明鏡》供稿的自由記者,他自掏腰包在國外查證,揭露同事雷洛提烏斯造假,這件德國新聞界近年最大的醜聞才為世人所知。雷洛提烏斯可是拿下數十座新聞獎、被主管捧在掌心的王牌記者,莫雷諾揭穿他得冒極大的風險,他抽絲剝繭找出真相和說服主管這些本書核心的章節,尤其適合作為記者學習採訪的活教材。
首先要說明的是雷洛提烏斯造假的是台灣少見的調查報導。一般來說,從事調查報導的記者得先進行長時間的研究和實地採訪,行文講究場景描寫、背景分析和節奏感,對報導者相當有挑戰性。有趣的是,在一昧求快的網路新聞時代,慢工出細活的調查報導德國的讀者反而愛看,對自詡為優質媒體的《明鏡》更是證明其自身存在意義的標竿。
從莫雷諾的角度來看,他和雷洛提烏斯兩人對記者這一行的認知有根本的差異。莫雷諾採訪過程經常遇到挫折,深知調查報導的辛苦,正因如此新聞工作之於他是一種接近真相的嘗試。
雷洛提烏斯的態度正好相反,手邊素材不夠就抄襲和憑空捏造,走捷徑繞過最辛苦的田野調查。他擅長將複雜的真相簡化成流暢又容易理解的故事,又能滿足讀者的正義感和優越感,就像一位懂得如何討好選民的民粹主義政客。
最後幾章對鼓勵記者造假的德國媒體生態也有諸多反省,讓我讀來坐立難安,想到台灣的媒體亂象。《明鏡》編輯和查核人員的工作條件在媒體圈人人稱羨,把關的機制竟完全失靈,可見雷洛提烏斯能瞞天過海絕非偶然。「騙子要在同樣會吹噓的環境下才能施展才能」,他顯然看透新聞業的運作方式,知道寫成訴諸情感和動機鮮明的故事讀者才愛看,不顧記者的基本職業倫理,靠網路資料剪貼和想像力杜撰,缺乏人生經驗、人不在現場也沒關係。
這起轟動的造假事件終究是全球新聞業危機的縮影:讀者早已習慣上網看免費新聞,紙媒發行量節節下滑,網媒光靠廣告無法生存,必須有足夠的訂戶才養得起記者,如何做出有價值的內容讓讀者願意買單?這是當今媒體經營者共同的挑戰,對此本書並沒有提供答案。
無論如何,醜聞曝光後,莫雷諾頓時成了全國的英雄,他對真相窮追不捨的堅持和反駁主管的勇氣在新聞圈傳為佳話。半年後,《明鏡》也出了一期以「是什麼就說出來」為題的封面故事,用多達二十多頁的篇幅徹底檢討錯誤並宣布改進方案。事後看來,《明鏡》的權威地位絲毫不受醜聞影響,足見公信力仍是媒體最寶貴的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