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長類學者 山極壽一 ╳ 動物語言學者 鈴木俊貴 ▍史上首次 猩猩與鳥的跨物種對談 ▍
☆白頰山雀的叫聲可以組合成句,並遵守特定順序
近年研究顯示,動物的訊息系統並非人類語言的延伸,而是由生態脈絡形塑。白頰山雀以音節的組合與排序傳遞警戒與集合;綠猴依天敵類型分化叫聲;大猩猩以姿態與聲音回應記憶與關係,映現知覺、情緒與社會性的交互作用。 那麼,面對這些發現,我們該如何讀懂牠們的訊息? 本書由動物語言學家鈴木俊貴和靈長類學者山極壽一,展開一場知識豐富、精彩絕倫的深度對談。從白頰山雀的音節組合、綠猴的天敵訊號,到大猩猩的親密互動與聲調;討論節奏如何引發共鳴,手勢如何轉成符號,何時出現「假警報」,何時形成真正的協作。 兩位學者以實驗與田野相互印證,從實驗室走到熱帶雨林,循證梳理聲音、手勢與群體合作的線索,層層拼出語言誕生的脈絡與社會連結的路徑。 透過跨物種視野,我們得以重置溝通、理解與合作的邊界,重新理解我們作為「人類」的本質。 這不只是一本動物語言的研究紀錄,也是一種試圖跳脫人類尺度、重新理解語言與生物行為的探索方式。透過這場跨越分類群與學術邊界的對談,我們或許可以看見另一種「溝通」的可能性。
【本書內容】 人類究竟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說話」的?語言真的只屬於人類嗎?
Part 1|愛說話的動物們
Part 2|動物們的心
Part 3|從語言看人類這種動物
Part 4|失控的語言、被拋在後面的身體
【本書特色】 ★跨物種第一手研究對話 由研究白頰山雀十七年的動物行為學者鈴木俊貴,與長年觀察大猩猩社會的靈長類學者山極壽一,展開深度對談。兩人皆以「成為研究對象」為方法,深入鳥與猿的世界。
★語言起源的具體案例與實驗 書中分享許多實地觀察與實驗,包括山雀辨識天敵聲音的分類實驗、語法順序測試、誤認實驗等,是目前針對野生鳥類語言結構的少數科學紀錄。
★重新思考語言與認知的視角 本書不以「動物模仿人類語言」為出發點,而是從不同物種各自的環境與生存需求出發,討論語言如何作為適應的一種形式,並引導讀者從非人類的視角理解語言。
★連結當代社會的深度省思 |
對談從動物的語言與社會結構延伸至現代人類的溝通困境、語言的暴走與身體的被拋棄等問題,提供一種不說教卻有力的觀察角度。